20210508 顺昕 天誉《传习录阐微》读后感
一〇一.善恶在我们心里,而不是具体的事物上。之前听师父说,想要变好的路一定是比变差的路难走的。后来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发现大家都对正能量的人和事物相当感兴趣,我把这种行为理解为人皆想要为善,后来又发现,大家也只感兴趣而已,大家谈论,却从不照做,我又把这种行为理解为人们在后天的习染中被蒙蔽的太深,我以为是恶。后来得出结论,人们缺少什么就越追求什么,可却只停留在妄念阶段。今天读完这篇忽然发现,这些行为哪有什么善恶,认为他们善或恶的是我自己,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而出现这种判断来源于我的主观臆断,在我的认知里,是我认为了什么是善恶,从而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了别人,而在别人的标准里,跟我很有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常常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其实也有这个原因。“我认为...”这个句式,就是带有极强的傲慢心和思维程式化了,带有这样的心态怎么能真的看清楚善恶?善恶本身也没有一个主观的判断标准,立场不同总是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就是天理,顺应天理的是善的。而“有善有恶意之动”,之所以会出现善恶的差别,是因为我们自己心里的私欲发动,才会觉得,符合自己私欲的就是善的,不符合的就是恶的。对于善恶的判断上,从前总是纠结,而这些概念纠结的多了,就失去了做的能力。明白善恶的根本是我们能够把事情做明白,能够顺应天理去做事情,因此在善恶的起心动念上不必太执着,一旦执着就已经参杂了私欲了。随遇而安,物来顺应才是最大的善。那怎么为善去恶呢?要看是否妨碍我们,如果妨碍到我们了,是善也要去除。去不去除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善是恶,而是是否对我们造成妨碍。同时反思,这或许也是提醒我们看事物,理解事物要理解到本质,明白事物到底为什么存在?自己那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看到这个根本,才能格物格明白,方法也才自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