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求学也已经快两年了,想想刚入学时那个炎热的夏天,身上了一件白色体恤衫和牛仔库,一个人在陌生而又美丽的校园里,感受着熟悉的味道,那种感觉好久不曾去体味。
年味渐渐散去,学习和工作也步入正轨,压力还是跟以前一样大,生活上还是感觉跟以前一样,吃的还是那一家的红烧肉,住的还是那一张窄窄的小床,城市还是那样的陌生,人心还是那样的冷漠。
以前,书上总是说,外国人的思想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漂泊在外,学到知识后,回到家乡做贡献,我们是学了知识,逃离家乡,离开那座城市。离开那座城之后才发觉,外面一切的熟悉感又会时时刻刻的围绕在我们身边,大城市里的人素质也不一定高,大城市的人心才冷漠。
近日,看新闻报道,京城房价一夜之间涨了几千倍,原本想买房的人都着急了,恨不得把手里钱赶紧换成房,房价上涨过快,工薪族的压力也就越大,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可现实总是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让我们连挪一下腿的力气和精力都没有。
有那么一瞬间忽然觉得,现在看着身边那些跟你笑着聊天的人,明天也许就会变成路人,而你的生活冷暖他都不回去过问,你跟他慢慢走远了,轨迹不再相同了。初中的时候,同学们毕业,我第一次听到老师跟我说,人各有志,不必强求。那时的我总是奇怪,为什么老师可以把毕业看的那么的淡,那么的平常,而我们却哭的稀里哗啦。后来啊,我才知道,原来这句话,真的说出口,也就说明你懂了悲欢离合。
上学的时候,常常跟自己说,要做一个勤奋向上的人,不懂的问题会去问老师,老师不但不会生气,反而还会耐心的讲给你听。踏入社会之后,不会的东西,就不是别人会简简单单的一字一句的去教你了,而是让你自己去学习,自己去理解。高中时,酷爱历史,有次历史课上,老师提问问题,全班无一人举手,我自己明明知道,但性格使然,挣扎一番之后,诺诺的举起了手,结结巴巴的回答问题,老师听后,大为表扬,让全班向我学习,此后,历史课上,我成了老师最为重点照顾的对象,每次回答问题,复习课程,都忘不了我,成绩自然也就往上提高。
可现在,可能是人心唆使,自己有时候会变的懦弱,变的胆怯,再也没有那么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更或许说自己还没出牛犊。
然而,仔细一想,这不就是生活吗?好的坏的并存,喜忧参半,相信生活只会越来越好,再苦也不就一个馒头填饱肚子,一杯清水解个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烦恼有理想,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