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强者不一定多么有力,或者多么有钱,最重要的在于他能给别人多少帮助。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题记
或许你并不知道,在我们洛阳市洛龙区第五实验学校,也有这样一位“最美女教师”,她就是拄着拐杖坚持上课的王晓燕老师。
意外发生在2010年的暑假,王老师正走在马路上,一不留神把脚给崴了。虽然脚踝很疼,但她当时并没有当回事,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家。到家后,脚肿胀得十分厉害,以致寸步难行。在家人的帮助下,王老师来到医院检查,被医院确诊为左腿踝骨严重骨裂,打上石膏后,医生嘱咐她至少卧床休息三个月。
在王老师住院期间,学校领导和老师多次去医院看望,告诉她让她安心养病,但她却焦急万分:“我躺在这儿,学生开学以后怎么办?”所以开学后,她不顾家人的再三劝阻,毅然拄着双拐重新回到校园。
“王老师回来上课啦!”当王老师拄着拐杖,依然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欢呼声,学生的眼睛里写满了惊讶、喜悦与关怀。
可是,单纯的学生哪里会知道,王老师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王老师家住四楼,每天从自己家一步步小心翼翼地挪到楼底,足足要花上十几分钟,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打着石膏和支架的左腿,不正常地浮肿着,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棕褐色,脚掌无法落地,脚尖轻轻踮起,一点都搭不上力。她每下一层台阶,先要挨个把双拐依次放到下一步楼梯上,确定已拄稳了,再把全身重量压两侧腋下的拐杖上。靠肩膀和右腿的配合,王老师颤颤悠悠地将身体重心从腋下移到右腿上,才算走完了一步楼梯。
由于坡度较陡,一不小心,人就容易从楼上栽下来。王老师每下一步,都看得邻居们提心吊胆,大家尽量侧着身子给她让出足够的空间。“慢点,小心点,莫摔了。”一路上,认识不认识的邻居,都好心地提醒着她。王老师走上几步就歇一歇,好不容易时停时走地挨到楼底,此时她几乎累得全身都虚脱了,缓了好一会儿,才稍稍喘匀气儿。
而她上课的班级则在教学楼的三楼,因行动不便,这样一段平常一分钟不到的路程,王老师往往要花上十几分钟才能抵达。每次上课,她都要提前十几分钟出来。拄着双拐,吃力地迈着小步挪动着,脑后的马尾辫汗湿了,头发一缕缕地贴在额头上,走上几步,她就要倚着拐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当她进到教室时,她额头已全是细密的汗珠。走上讲台,40分钟,她拄拐授课,汗水浸透衣背。虽然她行动不便,但她讲课却依然认真。课堂上的王老师,教学技巧娴熟、态度严谨,讲课神采飞扬。
这就是王老师,一位有着强烈集体意识和高度责任感的普通教师。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人民教师令人敬佩的坚毅和刚强。
其实,在洛龙区第五实验学校教师群体当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感人事例。每年体检,八成以上老师亚健康,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突出等,都是困扰老师们的长期慢性疾病。但没人请假,都不愿意耽误学生的课。虽然老师们身体不舒服,但坚持不请假,是大家约定俗成的选择。轻伤不下“火线”,是因为他们的肩膀上担着社会赋予的责任;几十年默默奉献,只为能满足千万个家庭对教育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需要的不多,有的只是对他们事业的理解与支持;他们所祈求的很少,只愿在蓦然回首时,身后留下一段无悔的青春。
如今,洛龙区第五实验学校全体教师,正在校委会的引领下,用激情点击希望,用汗水追逐梦想,用智慧兑现承诺,发愤图强,阔步前进,争取创造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