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心思被细碎琐事占据,梦想渐渐被遗忘在岁月的尘埃中,忘记了曾经的初心,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那么不妨扪心自问,在纷繁的世界中,我们是否真的愿意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而放弃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事物?
2019年,初出高考的笼,我满心欢喜,斗志昂扬。大学的前两年,拿过单学期专业第一的成绩,担任过班委和部门负责人,做过采访,学了编辑,审过稿,也剪过视频,还参加几个科创竞赛且小有成绩,更是在数九寒冬中吹着海风作为长跑队成员日复一日地参加训练……
如果始终如一,或许会成为一段传奇。
当所有人都在感叹我永远不会疲惫时,我知道自己的心中已然敲响了退堂鼓。每当我这个小镇做题家接触一个新鲜的领域,便会看见一个领域的“大佬”,我发自内心地渴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他们拥有深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轻松地解决复杂的问题,给予别人启发和指导,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为他人提供帮助和价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可一个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
哪怕每天掐着表吃饭,走路都在背单词看新闻,回宿舍还在写作业,每天奔波于各个部门或社团之间,一刻也不得休息,疲惫不堪却也无法实现所有的愿望。我看重每一件事,从未想过放手,可手中的每一件事我做的都不够好,真的很泄气。那时的我,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到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远。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
看着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关于自我管理和能力提升的视频,我一又一次的沉浸其中,企图挽救日益堕落的自己。看着有人凭着知识付费赚钱,我心动;看着有人一双巧手从容作画,我羡慕;看着有人游历四方,我心向往之……可是疫情让我走不出学校,于是画地为牢,终日无所事事。
一无是处?非也。
在大学的最后一学期,校园开放,我也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很难说曾经的怯懦是封闭环境的影响还是自己心智不足知难而退。从迷茫中走出,我再次树起内心的旗帜。不再盲目追求,而是学会择取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事物,放下过往的浮躁,投身于那些真正能滋养心灵的事物中。无论是艺术、文学、旅行,还是与家人、朋友共聚的时刻,这些带给我内心平静和满足的事物,渐渐成为我生活中真正重要的部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在这繁杂的世界中,种种欲望纷至沓来,模糊了我们原本清晰的志向,各种信息鼓动着我们去追求纵横无边的浮华与功名,将我们推向无尽的迷茫。内心的平静因此变得越发重要和珍贵,它是我们抵御外界喧嚣的避风港,更是我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热情的灯塔。每当心灵游离不定,便可停下脚步,深呼吸,静观内心的涟漪。在宁静的情境中,恢复对内心的审视和思考。通过定期的冥想和放松, 让烦乱在内心消散,释放心灵的包袱,拥抱自己的独特性,接纳不完美的一面,成为真实而坚定的自己。
内心的宁静如同一泓清澈的湖水,映照出无尽的喜悦和自由。放下浮华的牵绊,重拾对自然、知识和人情的美好追求。在宁静的心境中,与大自然、与知识、与挚爱的人相互辉映,共同谱写唯美而丰盛的生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