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有没有趣?学好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用?
我以前对数学的印象就是做题、做题、做题,数学对我来说就是一串数字加公式,并没有太大的实用性。但《张梅玲: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数学思维训练》这本书,颠覆了我对数学的印象。
数学不仅是为了解出答案,它更多的是锻炼我们的计数、比较、分类、推理、解决问题、创新六大能力,与提升逻辑思维、空间思维、发散思维与数形转换思维的学科。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只需要我们家长在和孩子日常互动时多用心就可以。
我先拿大家都会用到的分类来说,日常我们去超市就会发现超市里边被分为蔬菜区、水果区、日常用品区等等,工作时我们会根据任务的优先级来做事,家里也会根据季节不定时整理衣柜,孩子则会根据题目难度调整做题顺序等,这些都和我们的分类能力有关,而分类能力的高低会影响我们购物、工作、家里整洁的情况以及孩子学习情况,那么我们家长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分类能力呢?
首先在教导2-6岁的孩子时,我们要遵守2条分类规律:
1.从外到内,如从特色明显的颜色、大小等开始分类,在慢慢转化为有内外特性的用途、属性关系的分类;
2.从简单到复杂,如从一个维度找红色的积木,到找两个维度最大的红色积木或多个维度最大的正方形红色物体等;
其次我们在家里训练的方法有:
1.让孩子们观察配对,如锅、碗、筷、锅盖、铅笔、橡皮等该怎么配对,并问为什么这么配对?
2.善用积木,如上边的举例
3.定一些标准让孩子分类,如哪些是我们出门能用到?为什么?等等。
重在提问,让孩子主动去思考。
我再讲一个很重要的能力,那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所以衡量孩子能力的标准不应该只是孩子考100分,而是孩子能不能用他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在这本书里,张梅玲教授指导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们分别是解决事情的问题、解决人的问题与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
1.培养解决事情的问题时,如今天气温下降,我们可以让孩子想如何做好保暖措施,今天上学迟到5分钟,我们可以想什么办法杜绝等,不管孩子想出什么办法,我们都要鼓励;
2.培养解决人的问题时,如家里的小孩为了玩具争吵,那我们就要先拿掉那个玩具,让他们冷静下来商量一个两人都同意的办法,或玩具有两个让他们商量怎么玩;
3.培养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如这两天让孩子捡树叶,捡好后让他们按种类分类,然后问哪个多哪个少?或让他们想不用数就能知道哪个多哪个少的办法,如果孩子想不出,家长可以适当引导。
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我们要多启发孩子思考: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解决的办法我能做到吗?
读《张梅玲:让孩子受益的数学思维训练》有感
下午安,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