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舍不得“沉没成本”?用“认知一致”的心理学理论来说,这是因为人有一种“天然维护自己”的倾向——人们对行为对象的认知(包括观念、态度、价值、评价等)和实际采取的行动之间总是需要保持一致,不然就会不舒服。通常,人们先是大脑形成认知判断,其次做出决定,最后采取行动。所以,多数人总是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一旦做出一个决策,不到万不得已便不想轻易推翻(否定自我)。
❤️人的认知决定着行动,行动又会反过来影响认知,已经采取的行动和付出的成本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左右着人们看待事物的立场。
❤️要想防止沉没成本,第一个建议是:不要对“不确定的希望”抱有幻想。
❤️有两条建议:一、如果某种未来的发生只是“可能”发生,你已付出的成本便是“零价值”的,应该视为可以舍弃的沉没成本;二、在思考和决策一个问题时,不要把将来的可能性和已经付出的成本列为参考因素,而是要先把它们隔离,再去分析问题的性质。
❤️第二个建议是:及时止损,为思考减负。
❤️自己打翻一个奶瓶是做了错事,而不是一种值得炫耀的举动,就别再固执地期待奇迹发生,但也不要为之哭泣。洒在地上的牛奶是无法收回的,如同破镜不可重圆。既然损失的不可能更改,不妨全部置于一边,将其从“决策参考因素列表”中抹去,设想自己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从零开始”,只做对自己的将来最有利的事。
❤️只有把碎片化的信息变成完整和严谨的体系,才能对事物有全方位的了解,并从中发现新的意义。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信息已经和资金、技术、人才并称为现代企业的四大竞争力。信息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它不仅是主导人们思考的因素,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的思考是带有目的性的行为,信息同样也是具有目的性的,它一部分体现了人的目的性,另一部分体现了信息自己的目的性。所以人的有些决定符合他自己的期待,另一些决定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即便同样的信息,用不同的组织手法却能从中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因为信息大部分是中性的,人却是完全主观的。
❤️人们平时通过互联网工具得到的信息和知识大多是碎片化的,每块碎片就像一座知识的孤岛。如果不对这些信息重新组织并把它们串联起来,那么这些信息就很难产生太大的作用。信息单个存在时没什么意义,只有把它们系统化,才能真正有效地应用它们,帮助人们思考和决策。而要系统化,就得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整理和筛选,再赋予其正确的逻辑。
❤️处理信息的三个步骤:
第一,集中和归类。
第二,系统化应用。
第三,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