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吗?
无意间看到看到南都公众号新闻——“父母持证上岗”?一地给出时间表——很是震惊,立马点开,完整看完后还没有消化,就看到下面最高点赞的评论:
所以以后会出来一个培训机构,专门给家长出这种所谓的证,没有证的家长,孩子就没有资格在一些学校上学?然后就可以花钱办证了,那些大佬又多了一项收入。妙啊。
一下子五味杂陈,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我心理学毕业,一开始不知道天高地厚,觉得自己不管是从年龄还是从学识还是从专业都吊打小学生。没有入职前存在着万分美好的幻想:小学生可不是幼儿园什么都不知道的时期,更不是初中生的青春叛逆期,应该还是比较好搞定的吧。
现实很快告诉我,小学生也是有自己个性的,小学生也是有大大能量的。
在和他们的相处过程中,我从“自大”到“谦卑”。明面上看是我教他们,其实他们也教会我不少。
因为更了解他们的发展阶段,更贴近他们的心理状态,短短时间我仿佛变了一个人。
大学毕业时我还很不喜欢和孩子打交道,与其说不喜欢,不如说自己不会,于是下意识的回避。比如我们家的小侄女,那么多年了,一点也不亲近。
但工作关系,不得不和小朋友打成一片。等我再回老家的时候发现和她们很有话聊。或许是我本身自带亲和力,又不再“避而远之”,很快就相处融洽,也看得出她们对我的信任。
作为老师,与孩子打交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和家长沟通。这十余年来,我接触过的家长没有上万,也有上千。
很优秀的孩子家长有,不是那么优秀的孩子家长也有,问题孩子的家长更有。
一些家长关注的问题很长远:我要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孩子身心更健康,能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有的家长比较关注眼前的问题:孩子不做作业怎么办?老师投诉小朋友上课不认真听怎么办?
还有的家长没有问题,每次我和他们说孩子表现时,比如“在一个陌生环境中他可能会比较紧张,我问了三句,他可能才反应过来,回答我第一个问题,而且语言也相对简单,更多是点头或者摇头,但也需要思考比较长的时间。”
妈妈就说:“哎呀,我的孩子在家可能说啦!叽里呱啦完全停不下来,我都听烦了。”
是的呀,在家里和在外面不一样,孩子的情况肯定会有变化。但孩子不可能总是在家里啊,以后中考高考换一个空间,本来能考95分最后只考了87分,那不是很亏嘛。但家长就执意认为孩子在家里不错,那就没问题了。
很多家长有困惑,除了问老师、上网查,还有什么更系统更权威的方法呢?
我觉得政府能花时间和精力来做这样一件事,很赞。
因为我见过太多的家长,也聊过太多的家长。
有的家长有意识,会主动去学习;有的家长对此一点都不了解,孩子行为问题已经很明显了还觉得没有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我见到一个6岁的女孩,她一口黑牙,口齿不清楚,说话像是含了石头一般模糊。我和妈妈分析为什么出现这样情况时,妈妈连连点头,说“对对对,就是这样。小时候奶奶太照顾了,吃得太精细了,爸爸又很骄纵,总给她吃糖。到现在还是吃面条呢。”当孩子出现口齿不清的情况当然不仅仅是“辅食”,还有其它可能性。但她家孩子显然这个可能性更大。
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妈妈也很无力,因为她家太大了,有爷爷奶奶,还有姑姑嫂嫂,还有老公。当她想改变孩子的饮食时家里其他人都反对。
如果真有家长学院,爸爸妈妈都经过培训,可能在养育和教育上更容易达成一致的想法和行为。
但理论培训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像我,有心理咨询师二级证,还考了育婴师,理论学习应该不错了吧?加上还有十年一线教学经验,对付自己家刚出生的小婴儿应该没有问题吧?
就是怀孕期间的顺风顺水,加上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在我家小朋友出生后才栽了一个大跟头。
这个跟头一栽就是一年多。等她长大一点我才终于适应和习惯,能够发挥出我的所长了。
可也正是因为前期的积累,我很清晰什么时候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比如“空间敏感期”就喜欢扔东西,比如“二岁三岁”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说“不不不”。所以也更能接纳孩子出现的任何情况,并且更好的处理。不说事事都处理很好,但我意识已经在注意这些,所以大多还是在可控范围内。
所以,理论的学习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实践经验的累积。
我很期待家长学校的推广,但同时我也知道家长的辛苦。如果在生娃前学习,从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生娃后的压力。
想为孩子好的家长自然会愿意学习。有些还没有准备好当家长的家长在政策下要求去学习。
不过这仅仅是一厢情愿,毕竟教育的基础是解决温饱。有的家长学习了迫于生存压力把孩子放在老家,这或许会面临的压力,比如对孩子的内疚与自责。这就得不偿失。
对于困难的人来说,首先还是经济,其次才是教育。
附:南都新闻报道(部分)
今日(7月2日),浙江省教育厅在官网公开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杭111号建议的答复”。
据悉,浙江省人大代表丁杭缨提出了《关于在浙江省推广“父母持证上岗”的杭州上城经验的建议》,浙江省教育厅在回复中表示:计划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将在浙江数字家长学校试行家长学习积分制,待时机成熟时在全省推行。
其中答复内容如下:
为提升家长素养,助力孩子成长,杭州市上城区在全国开创了“家长持证上岗”的先河,依托移动学习平台,整合区域社会资源,开设线上课程,引导家长通过智媒体完成“执照”的学习、积分,达到一定的予以认证并给家长颁发不同等级的“家长执照”。
一、推进网上浙江家长学校建设
(一)建成“浙江家长学校”课程数字资源库;
(二)建成“浙江家长学校”全媒体平台;
(三)推进数字家长学校建设;
(四)组建浙江数字家长学校资源共建共享联盟。
二、加强0-3岁儿童养育指导
(一)加强整体谋划;
(二)推进标准化管理;
(三)加强婴幼儿照护能力建设;
(四)打造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
(五)强化专业指导。
三、加强家庭教育联动体系建设
(一)丰富社区服务供给;
(二)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力度;
(三)落实好相关工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