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拾遗录(三十九):天地之间有杆秤。
光绪三年八月,“丁戊奇荒”中再也捂不住的豫省灾情,终于得以进入晚晴庙堂的视线。毕竟一位从二品的大员、刑部侍郎袁保恒,不遗余力地上折子奏报实情。此时豫省的灾情自光绪元年萌起,已经由大旱酿为奇荒。“全省秋麦无收,赤地千里,报灾县数达到八十七个”,其中“郑县逃亡饥毙者十室九空,洛宁竞相食者十之七八”,觳谷万钱,六畜无遗,已经到了有钱也买不到粮食的境地。其实在光绪二年,河南部分地方已旱象明显,但布政使刘齐衔“指之为恫吓,并把报灾的人员撤任”,这一举措无异于掩耳盗铃,“致使道府州县,相戒不敢言灾”,并称麦收“均有五成余”。
因此普罗大众吃尽了苦头,在袁保恒的参奏下,河南巡抚李庆翱“赈荒迟延”,连降三级调用。但是烂摊子总得有人出面收拾,袁保恒曾任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籍贯也是豫省,所以前往河南赈灾最为合适。接到谕旨以后,袁保恒立即回豫,并沿途亲自进一步了解,十二月十七日,袁保恒再次上奏,在一周的时间里,他已“踏冰渡黄驰抵省垣”,但是所见不过是“沿途间有下雪之处,均不盈寸,弥望平原尽成赤地,不忍入目”。然而清廷虽然由此了解到对豫地赈灾的迫在眉睫,苦于无米之炊,还得袁保恒自己想办法。不过袁不仅义无反顾地蹚浑水,而且竭尽全力,投入其中。
光绪四年正月,袁保恒先是放下架子,偕李鹤年奏请“江安漕粮九万石,清廷不允”,但是直隶有“平粜余米三万石”,他上奏请调河南,许之。袁保恒又不惜“捋虎须”,惦记上了“江苏义仓积谷及捐修铁路洋银五十万元”,清廷虽然默许之,最终仍未得,毕竟敢在两江地区虎口夺食,连晚清的庙堂之上都不得不佩服,由此可见袁保恒的努力。他在上疏庙堂求救的同时,还利用自己宦海的关系,四处“借钱”。“两广的生息银”,“福建的海关”,“两淮的盐务”,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吃了无数的闭门羹,不过这些途径所筹的款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他得知修武县青龙洞可以求雨时,又恭设长坛,分率僚属及绅耆,步行前往谒虔。
其后,袁保恒他的诚心终于没有白费,光绪四年的三月初四和初五日后即浓云密布,间有微雨,初八九日开封得雨三寸,其后五日又得雨四寸有余,东路、南路所属州县于上月即陆续禀报得雨。在河南帮办赈灾,袁保恒日夜为旱区操劳,任劳任怨,悉心经划,连上数折,陈述实情,亲书求救于同僚大吏,恳求绅商捐助,并写家书要求家人倾尽家财恤救,由于灾情严重,灾事繁重,袁保恒经常食宿无定,身心日渐憔悴。是年四月,豫东得雨,他计划到旱区视察,计划未行却感染霍乱,患病三日就溘然长逝。五个月的奔波劳苦,袁保恒还特别把堂侄袁世凯带到一线去赈灾,作为自己的助手使唤左右。
最终,袁世凯也确实成为袁保恒最为得力的助手,为赈灾冒着严寒而四处奔走。而在此之前,当袁世凯生父去世时,袁保恒借口袁世凯已经过继给袁保庆,都没让他回籍奔丧,怕的是影响在京畿读书的袁世凯的学习,影响科举考试。而这次赈灾,他竟然什么也不顾,带上袁世凯奔赴河南前线,甚至自己的生命,堪称为“大吏”,但是所有的经验和教训,最终不过都败给了命运,因为庙堂之上给予的,不过是“著加恩照侍郎例,从优赐恤”,而后还缀有“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倒是开封的百姓听说,无不“痛哭流涕,伤心欲绝”。袁保恒曾经借钱求助的江南义士,听说其去世的消息也“扼腕痛惜”,纷纷为其捐钱,以资助安葬。
参考资料:《丁戊奇荒与袁保恒豫省赈灾研究》、《丁戊奇荒之晋豫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