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篇每日一省(学以致用)

昨晚实操班的班会今天听的回放,感恩所有连线的家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很对平时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被一个个提了出来,又做了一遍梳理。

其中有一位家长提出:初二的孩子跟妈妈抱怨本省的高考竞争太激烈,老师也说把他们当作教育改革的试验品,同学们都太卷,想要转学到高考考生少得多的上海。

这个问题我也是经常遇见,高三的姑娘一见面就抱怨,特别是在北京学习的这段的时间,各省份的考生都有,然而各省的高考制度又都不一样,姑娘也是各种抱怨。之前我只是做到了第一步,共情之后不会去引导了,今天听了院长的答疑,豁然开朗。

为了情景模拟,院长特意请出了主持人扮演孩子,现场来了一段对话。

当孩子抱怨这些的时候,妈妈先要做到共情:“真不愧是我孩儿,你妈妈我三十年前就想过这个问题,还有呢闺女?”

孩子继续说,妈妈就继续听着,用“还有呢?”让孩子一次说个够。

等孩子说完了,妈妈接着说:“闺女,那咋弄嘞?”

孩子说转到上海

“你说的转到上海去上学,确实是个好主意,那你说,这个事谁来弄好?是你来弄还是我来弄?”

孩子肯定会说:“当然是你来弄,我还小,这种事弄不了。”

妈妈:“那好闺女,妈妈去办,妈妈三十年前就想办,你就安心学习,有什么进展我会及时跟你沟通。”

这样聊下了最起码没有了对抗,也能让孩子放下一桩心事安心学习。过一段时间,把落户上海的各种条件打听明白后,可以坦诚的跟孩子讲,“妈妈都问明白了,要落户得是人才落户,”…………说一堆反正就是不够条件。

可以跟孩子说:“姑娘,妈妈也可想去上海,可现实情况是去不了呀!妈妈当年大学毕业还可想去留学,可现实情况不允许呀!所以孩子,很多事不是咱们想就能做到的,与其在这儿为这些实现不了的事生气,还不如把眼前的事儿做好。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咱们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把所有事都做好,那咱们就把眼前的一件件小事先做好。”

平时说起理论都明白,可一到实际问题就不知道从哪里谈了,原因还是在于自己知识的匮乏,“为所当为”院长不说出来自己永远也唔不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