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时刻会进行复盘。“复盘”这个词可谓是各类总结文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那怎么才是好的复盘呢?经过我一段时间的亲身检验以及各类大牛们的经验吸收,大概能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及时性:当一个较为重要的事完成后,就应该立刻进行复盘。原因很简单,刚经历的种种还记忆犹新,过程中的行为以及现实的结果可以进行对标,某种程度上可以一一对应,知道哪里做的好,哪里需要改进。
2. 全面性:一般总认为复盘就是重新回顾下过去的行为,然后得出个“要是怎么怎么做就好了”的结论。而这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臆想而已,真正起的作用几乎微乎其微。应该深层次地分析下成功或者失败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偶然因素有多少?必然因素又有什么呢?剔除那些不可重复的,关注可以举一反三多次应用于日后工作中的因素更为有意义。
3. 提炼升华:复盘很容易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相混淆。复盘的目的更是从一个个孤例提炼抽象为一个普适性的原则,这等于跳出点,偏向于线和面。
4. 记录变化:复盘过程中,总会碰到曾经类似的问题,可把不同时期的反思以及行为和相应的结果集中在一起,看变化的趋势,反向验证之前的复盘是不是找到了症结所在,是不是有效果呢?从而再次打磨自己的思维或是行为模式。类似于软件的升级版,1.0,2.0,。。。
就拿自己今天的实例来说,每个月MBR需要进行action plan的汇总,一般之前发给leaders,得到的回复有时会有缺失,有时根本就没有回应。后来换个思路,站在他们角度来看“如果我收到这么份邮件,我会怎么样?”,发现有几个不方便的地方,第一:排序很混乱,要找到和自己相关的点不是那么容易。第二:只是罗列,那需要给予怎样的回复呢?第三:当有几个Owner时,总是寄希望于那个TA会回复。基于这几个点,今天进行了格式以及排序的调整。每个action plan,只有一个Key Owner;Action Plan 按照Key Owner进行排序;清晰罗列出需要写什么,填在哪里。果然,今天收到的结果又快又好,也便于我进行汇总。虽然只是个很小的一个案例,但也看到复盘的重要性,目前的闭环流程是:发现结果与期望不同->寻找症结->如果我是TA,希望怎么样/会怎么做->调整方案->检验效果。
另一个感触是,要多和人聊聊,打破自己的固有观念,吸收不同的想法(比如,今天和yuhuan讨论如何做PPM5年计划),能拓展思路,也少走了一些弯路。
目前,我的复盘体系还未完全打造完,依旧在摸索中,但每日的书写也是个很好的复盘机会,让自己能静心地去思考一些问题,整理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