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值日时与几位年轻老师的交谈中,我深刻感受到当前学生教育问题的严峻性,尤其是高年级女生所面临的问题,更是令人忧心忡忡。这些问题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如果我们能够多花些心思去了解她们,或许就能更早地发现问题的端倪,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了?”这样的发问,往往带有一种无奈和不解。然而,这样的发问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被动的境地。因为,这样的发问只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如果我们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或许就能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对待同学暴力的孩子。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他们天生就喜欢暴力吗?显然不是。如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这些孩子的成长经历,或许就能发现他们曾经也遭受过暴力的伤害。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可能学会了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唯一能够保护自己的方式。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就能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比如通过心理辅导和关爱来帮助他们走出暴力的阴影。
再比如,有些孩子不懂得好好对待他人。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天生就缺乏同情心吗?同样不是。这些孩子之所以不懂得善待他人,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被善待过。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可能学会了冷漠和自私,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唯一能够保护自己的方式。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就能找到培养这些孩子同情心和善良品质的办法,比如通过榜样示范和正面引导来帮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此外,我还注意到这些“问题孩子”大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大都来自离异家庭或者单亲家庭,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父母形同虚设。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既得不到关爱,更得不到理解。这样的成长环境,如何能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全的心理呢?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就能找到改善这些孩子成长环境的办法。
在离异家庭中,孩子往往会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他们不仅要承受家庭破裂的痛苦,还要承受来自父母双方的指责和抱怨。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很容易受到仇恨教育的影响,比如“你妈(你爸)是怎么怎么坏,我们家就是因为他(她)才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这样的教育,不仅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和不满,还会让他们对社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或许就能找到消除孩子心中仇恨的办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老师愿意去了解这些孩子的成长经历和内心世界。他们往往只会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用一句“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来搪塞自己。这样的态度,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因为,这样的态度只会让孩子感到更加无助和孤独,从而加剧他们的心理问题。
事实上,这些孩子并不愿意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们也渴望得到关爱和理解,也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只是,他们遇到了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他们能够轻易解决的。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去思考“为什么”,接着再思考“怎么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帮到这些孩子,让他们走出困境,迎接美好的未来。
而面对这样一群孩子的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这些本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但是往往是一方面要应对教育教学上不熟悉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被繁琐的班主任工作压的喘不过气来,他们初来乍到,有些虽然学了几年教育专业,但那大多都是理论,当面对活蹦乱跳的学生的时候,那些教育理论能用上吗?有些甚至是半路转行,仅仅是为了考试临时学了一些教育相关的知识,面对学生更加手足无措……但是,如同老师无法理解现在的孩子一样,这些年轻的老师也无法得到理解,看到这些老师的班级、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可是这些年轻老师为什么会这样?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样的支持与帮助?
谁愿意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