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跟着步步高学习一首古诗,今天正好二十首,这一期的课程全部学完,翻看自己记的笔记,再看这些诗句,感觉又离它们近了一步。
这些诗,都是小学生必读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这些经典名句虽然能脱口而出,但作者和全诗的内容会对不上号。我就想重新学起,每天一首,让这些经典一点点走进我的生活。
上小学学这些诗词时,课上老师讲作者生平和写作的背景,只当故事听听,并没有走心。
当老师要求背诵时,我想了各种办法,把诗句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抄在手心里,等老师抽查时 ,再偷偷地瞄两眼。
我那时上小学,早上不吃饭去上课,上两节课再回家吃饭。
记得冬天的一个早上,饿得肚子乱叫,语文老师让我背一首诗。本来背的不熟,就把字抄在手心里,被老师突然叫起来,吓得手心里出汗,把字给模糊一片,看不出写的啥。
那天我没有背出来,老师让我站在门外,啥时候背会再回家吃饭。
我又饿又紧张地念二十多遍,老师一检查,还是背得磕磕绊绊。最后,同学们都走了,就我一摸着泪,还在那儿背。
老师看我可怜的样子,就让我回家去。从此以后,古诗在我心里不再是优美,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而是我的劫数,想想就后怕。
每次都是咬牙切齿地去背,背的滚瓜烂熟,就为了老师的检查。
毕业这么多年,这些诗句离自己越来越远了,就想心平气和地说欣赏它的意境和诗句背后的故事。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写他在离家五十多年,八十六岁时回到家乡。虽然乡音未改,但小孩子还是笑问他从哪里归来。
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放学回到家,看到院子里站满了人,邻居们对我说,你爷爷回来了。
我那时从来没有看过爷爷。听父亲说,在他七八岁时,爷爷出身不好,就去农场学习去了,在那里学医,当上医生。
我怯生生地走到堂屋,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拉着我的手,给我抓了一把糖放在我手里。
屋子人让我叫爷爷,我怎么也叫不出口,他是如此的陌生,怎么可能是我的爷爷。
“这是谁家的孩子,长这么漂亮。”他问父亲。
“她叫小梅,是你最小的孙女。”爷爷伸手去抱我,我挣脱着跑到父亲身后,偷偷地看着陌生的爷爷。
“我走时,你还小梅一样大,现在你的小女儿最长这么大了。”爷爷叹着气对父亲说。
爷爷当时是否和贺知章老人一样,少小离家老大回。
现在学习诗每一首诗,都能带入自己的经历。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离别、思念等主题都想与自己有关的事情。
在诗人的诗句里,每天感悟自己的人生,提升知识的同时,也让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