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陪孩子的过程是快乐和烦恼参半,以前我也是这么觉得,感觉是爱并痛着,随着自己的成长,我思考着为什么我们会痛、会烦恼?后来发现是因为我们没搞明白自己烦恼的点,以为是孩子很烦,孩子不听我们的话所以我们会烦,从我开始觉察自己的情绪,开始觉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后,发现是自己的焦虑和担心让我很烦恼,这些和孩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吗?有关系,但更多的是自己的内在情绪在波动着自己。
举个例子吧,上周二的晚上。玥玥学校还在正常的线下教学,她5点放学回家,吃完晚饭6点半——8点半(课外网课),下课后拖拖拉拉的写了作业,有一项是看拼音写词语,在写之前约定争取两遍搞定,第一遍写完盯着,第二遍全对,尽量做到明天在学校做的时候满分,约定的时候同意了,第一次写完后错得比较多,订正就及其的不情愿,更不谈第二次练习了,从写作业的房间跑到另外一个房间去了。每次看见她不能按照之前约定好的计划执行,我就非常烦想发脾气,看拼音写词一直都是我们的弱项,我希望她能够看见自己的不足,在不足之处多花点功夫好好的补上,但是孩子却不这么想,总觉得是我给她多找事,故意为难她让她做为难的事情,所以安排这个作业的时候她抵触的情绪会很大。时间一晃,磨磨蹭蹭到了十点她还呆在另外一个房间,我就过去找她,想和她好好谈谈但是尝试了两次后都无果,反而是她直接就睡着了。
我自己对她明天在课堂看拼音写词语充满了担心和忧虑,孩子却感觉和她没什么关系懒得再和我交流什么直接睡大觉了,那个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无力和无奈感,怎么形容了沮丧、无能为力略带一点挫败感,最后叹了口气撇撇嘴也就无奈的自己去睡觉了,那天晚上我好像失眠了,也不知道自己担心着什么,只觉得心里有个石头悬着。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我都一直担心她的看拼音写词语,不知道会不会写得很差,会不会不及格老师会不会小窗口我。看到结果心里的石头落地了,情况还好只错了一个不是太差。挺意外,就感觉孩子挺神奇的,昨天晚上写得那么差,也没约定好的练习是怎么第二天都会写了?带着这份好奇,看着这个不错的结果也想着很开心,就给她奖励了一个冰淇淋(她非常想吃,但在我们家,我一般都不怎么同意她吃冰的所以很少买),也很虚心的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她看着冰淇淋特别开心了,也非常愿意和我交流说到:你昨天好烦了,我都说了我不想写,上两个小时网课已经很累了你还要一个劲的唠叨,我办法只能直接睡觉了。孩子说话很间接,继续吃着冰淇淋,吃完后干其他事去了,我思考了许久。
想要做到对孩子放手真的很难,因为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充满了未知性,因此我会有各种担忧,自己对这些担忧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会焦虑,一焦虑就会以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不停的唠叨,要求她这样做、那样做,而我们家了属于非常有主见的娃,在外力下她的情绪就十分大,反抗、抵触我来实现自我保护,往往到后面都忘记一开始大家争论的中心,仿佛被带到了情绪的漩涡中久久不能出来。这样我很累,她也觉得我很烦不够懂她。这让我想到一个画面,在沙滩伸开五指想抓起一大把沙子,越用力反而沙漏得越快。
其实我应该相信她,相信也是种力量,自己会轻松很多,我们大家都会有更多的空间,让她去做自己,如果她没做好,等她来找我比我一味的要求她这个、告诉她那个强很多。让自己学会放手,特别是在武汉上网课的当下,告诉孩子使用软件的方法和时间安排表,让她自己跟上老师的节奏。学习的方法有很多,我们需要给机会他们去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径。
写到这里,似乎自己明白了很多,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了。先试试再说吧,信任孩子更要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