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中的这段话成了今天上午李林教授分享的开篇。
教学相长,老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教与学的互相促进?在AI 时代的今天,还有什么是人与人的对话中,身为一个老师的我能带给学生的?“把经典作为方法,把自己作为方法”李林教授如是说。经典不仅仅是静态的知识来源,而是对自己专业成长中的路径、方法进行体悟,用研究的眼光去看待日常的教学经验。
教学相长,身为老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很多自己的不足,学到很多之前知识上的欠缺,这就是对自己的提升和反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即《说文解字》所谓的“觉悟也”,其古字上方有一双手,双手之间捧着的是“算筹”,也就是古时计数的东西,下方是一个房子,房子当中站着一个走路都还摇摇晃晃的孩子。所以在古代,汉字“学”的本义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使之觉悟。意味着通过教育使孩子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懂到懂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限于算术,而是涵盖了所有学习的活动。这也是《论语》开篇即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这一过程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变,是启蒙教育的开始。
现在经常说“沉浸式学习”,今天李林教授又带了了“浃洽式学习”,与沉浸式学习不同在于,它指在学习中,沉浸且融洽。
学习的快乐源自内心的激动和欲望,每一次进步都让人充满动力。心流的奥秘就像大海和星空,让人陶醉其中。学习的快乐不仅仅来自于知识的积累,更来自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每一次的突破都是一种胜利,让人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就像冲浪者在浪尖上的畅快,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征服挑战,享受成长的喜悦。学习的快乐也来自于与他人的分享和交流。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互相激励和鼓励,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和有意义。学习的快乐不仅仅是达到目标的过程,更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
让学科回归本质,让教育回归初衷,让学习回归本位,教与学才能真正的成为"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醒另一棵树"的心灵唤醒。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