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重点内容:
1、焦虑症分为两种,即广泛性焦虑症和惊恐发作,所以在做焦虑症的咨询时要排除生理上的疾病因素,避免出现误诊的情况,建议来访者去正规医院做诊断,排除是否是惊恐发作。
2、早期经验加现实刺激,容易导致惊恐发作。紧急情况的干预要给结论,让对方抓住稻草,给来访者拉回来,热线服务不是心理咨询,但还是要用心理学的方法。
3、心理学讲的是发展的、变化的、成长的过程。
4、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如同跷跷板,一头起来另一头就下去了,一头兴奋一头就抑制,要重视深呼吸的作用,这样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经。
5、当咨询师处于优势地位的时候,是对咨询有利的,咨询师的平稳、鼓励、肯定是可以让来访者安心,但是要注意度,贴着来访者,做到眼里有“人”,专业素养的体现在于不仅要看人得了什么病,还要看病的人是什么样,所以要有针对性的给出建议才是有效的。
6、所有的咨询都包括症状和原因两个方面,作为咨询师是要扬汤止沸还是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是缓解症状,釜底抽薪是刨根问底,从根上去找原因再来处理问题,可以先通过扬汤止沸缓解症状,但不仅限于扬汤止沸,要给到一些方法,心理技能是本领,而不是方法,所以平时多通过深呼吸进行不断练习技能。
7、心理咨询是确信的力量,所以要重视咨询关系。
8、惊恐发作会有内源性的信号激活,来访者会非常在意自己身体不舒服的信号,越关注身体信号越会发作,聚焦在身体信号上会更容易焦虑,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咨询师要了解来访者的心理动作,帮助来访者打破循环。
9、运动有缓解焦虑的作用,线上咨询同样有效,可以对来访者进行理解、陪伴、共情、支持、指导,这些都是有用的干预和效果。
10、心理学注重有害情绪无害释放,要痛快的哭,不要痛苦的哭。
11、不是压力惹的祸,都是应对出的错;不会游泳的人,换了游泳池也不会游。
12、夫妻之间要做到——互相理解,合理期待,各自成长,彼此守望。
个人心得体会:
1、要注重来访者的“人”本身。
师父在督导过程中反复提到要在咨询过程中重视“人”,不要总想着用什么方法快速解决对方的问题,而是要立体看个案,将对方还原成一个“人”,如同剥洋葱一样去不断找到ta身上的问题,帮助来访者不断澄清、觉察,最终实现个人成长。
2、建立关系永远是咨询中的重点。
只有与来访者建立了很好的咨访关系,才会让咨询不断深入,咨询师所说的话、所提出的建议才可以生效,这一点我也特别有感触,作为咨询师的我很多时候都会着急在第一次就帮来访者解决问题,往往忽略了与来访者关系的深入连接和共情,所以时常会有一次就脱落的情况发生,这一点以后要不断觉察和提高。
3、每次督导都收获满满。
师父的每一次督导,虽然面对的个案各不相同,但我会发现师父的主线不会变,就如同大树的根扎的很深,即使外面风雨雷电,但大树总是稳稳的,如如不动,这对我们来说也一种学习,更是一种嘱托与教诲,所以对于想要不断提高和成长的咨询师来说,不能错过每一次督导,会让我们更加全面的看问题,更立体的看个案,收获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