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小说,看了很多了,对那几个人的名字,都已经很熟悉了。之前写不出来,还特意记了一下,我就很自信的认为,自己记住了。
但是今天,我想看小说时,就让自己把这几个人的名字写出来,再去看小说。这个结果,和自己想像的差距挺大的。之前记住的名字还是记住了。还有二、三个名字是模糊的。剩余的名字,自己就知道有这个人,但是名字完全想不起来。
当自己把小说打开,去找那几个名字,看到那一刻,就马上记起来了。
对,就是这个名字。但是自己脱离小说,自己单独去想时,就完全想不起来。
自己又复习了一遍,自己感觉很熟悉了,才放心的开始看小说。自己休息时,就又开始想写人名,结果和之前结果的差不多。自己复习完很自信的认为都记住了,却和没有复习时,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自己特意复习了一遍,自己在看小说时,这些名字,还时不时的出现,但是自己还是没有记住。
像不像学习,明明感觉自己努力了,却一直考不好,没有成绩。
自己想到刻意练习,自己记住的人名,就不去复习了。就专门记,那些记不太清楚。这次自己也不那么自信,只用脑子记了。自己用笔,在纸上把那几个没有记清楚的名字写了几遍。
之后,过了一段时间,自己又去写这几个人的名字,结果,才有了变化。那几个模糊的名字,写出了2个。那几个完全想不起来的,也变成模糊的了,只是想起一个名字,其中的1、2字,还是记不太全。
这样做,才能感觉出,自己进步了,这才是有效的努力。之前的情况就像很多时候说,假装努力一样。复习是复习了,就是没有效果。
两种不同方式的记忆,有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这个简单的事情,告诉自己学习真的没有这么简单。刻意练习,是真的是有用的。就看你怎么用。用的好,真的能帮自己学习。
那些已经学会的,就不用再浪费时间去学习。自己要不断去提取知识,明确哪些是自己没有学会的。要针对性去学习,这才会有利于进步。这些努力才会有效的。
在第一次没有写出来时,自己的确是复习了,但是没有重点,把记住的和没有记住的,都很快的看了一遍。就以为自己记住了。这样没有重点的复习的,也不能说没用,只能说进步会“很小”,“小”的自己是没有感觉的。
没有重点的学习,自己还是会把注意力平均给每个“名字”,不会特意去记自己记不住的“名字”。就像考试,把每个人的成绩都加上5分,其实和不加差不多。
这件事情,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想的和现实的差距。
好像更能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不好了。以前在课堂,听老师讲课,感觉很简单,都学会了。当考试时,就是考不好。自己今天更有体会了。
现在我听网络视频课时,也有这样的感觉,感觉听了好几遍的知识点,自己早会了。再听,还是那样的。但是当自己去做题时,也感觉很熟悉,但就是做不对。
自己就是犯了第一次太过“全面”听课,每次听课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要听一遍,和自己把所有的名字都看一遍是一个道理。
没有刻意去找自己到底哪里不会,学习时,一直都没有重点。就是不断的一遍一遍听。所以效果一直不明显。自己真的找到哪里不会,知道该在哪里下功夫,自己才会真的有“进步”。
自己一直知道有这个问题,自己把自己想的太好了。只是没有想到,即使连记个名字,这么简单的问题,自己和现实,还是有这么大差距。
如果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不能有个客观的数值去衡量时,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事情,差距到底有多大,变形的到底有多厉害。自己不愿意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