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课程适合模仿,比如学一门语言、一门乐器、书法等。
关于语言,我们从小学语言,都是从模仿身边的人开始的,谁也不懂语法,但并不妨碍交流。
我记得初中学英语时,学完26个字母和简单的几个单词后,老师就开始教语法,讲得我们一头雾水。
特别是英语老师还是由生物老师兼任,他自己也一窍不通,每天就是从自己老婆那里学一点,再教我们一点,更加导致我的英语一塌糊涂,更不要说开口和别人交流了。
有时出去旅游,碰到外国人,很想用英语交流一番,然而憋了半天,还是一个词也蹦不出来,或者干脆借助手机上的翻译APP,好尴尬,心底永远的痛呀。
学语言从模仿开始,下次看英文电影,记得不要只看剧情,还得多留意他们的发音。
学一门乐器也可以用模仿的方法,模仿指法什么的,反复练习,什么时候像模像样了,就会有精进的想法了。
学书法也是,所谓“一丝不苟”,就是完完全全临摹下来,包括古人写错的笔画,这样才能迅速上手。
总之,这些科目贵在反复练习、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
但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学科不适宜模仿,而应该体系地学习。比如医药学、经济学、物理学、写作学等等。
搭好架子,一点点把基础打牢,注重逻辑,多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
比如我最近在看的《金字塔原理》,就适合用第二种方法,我自己比较感性,逻辑能力不够强,所以看起来有点吃力,有时翻几页就睡着了。
所以,更加得训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