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节,又称小年、灶王节。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的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的善恶,以降福祸。
对于祭灶节的概念和日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观点。北方地区认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则认为是腊月二十四。其实不论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这一节日都是大年的开端,也正因为此,祭灶节又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称呼——“小年”。
一般在小年的这天大家都会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因为黏性很大,容易抻拉成形。如果抻拉成长条形称为“关东糖”,如果抻拉为扁圆形称为“糖瓜”。同时
它也是一种祭祀时用的供品,目的是希望灶神嘴能给甜一点在玉帝面前可以多多美言,让新的一年里日子可以过的更红火一些。
除了这些,常见的常做的认知,你们知道灶神的来历吗?
灶神本姓张,是个泥瓦匠,他还有个弟弟是个画师。他最拿手的功夫就是砌灶台,周边街坊邻居都称赞其手艺,时间长了,他就获得了“张灶王”的称号。这个“张灶王”的手艺不仅好,而且还非常爱管闲事,所以邻里之间无论出了什么事情,也都会找他解决。
“张灶王”活了七十岁才去世,而去世的那天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的深夜。“张灶王”去世之后,不仅没人管理邻里的关系,连自己家里的事情也开始分崩离析。这
可愁坏了他的弟弟,不知如何是好。一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张灶王”离世一周年的忌日,老二深夜叫醒全家人,说在自家灶台上看见了自己的大哥和嫂嫂,这
让全家人惊讶不已。在全家人都惊讶不已之际,老二说道:“我梦到大哥和嫂嫂已经飞升成仙,玉帝封大哥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平日里掌管人间的纠纷和
表现,你们现在这种情况,他非常生气,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来惩罚你们。”
一家人听后纷纷跪地磕头,同时还在灶台上摆满“张灶王”爱吃的食物,请求他的原谅。其实,这是老二自己画的画像。后来邻里之间也听说了这件事儿,纷纷效仿。老二只好假戏真做,将自己画好的灶王像分给了邻居。时间久了就成为了一种祈求平安的习俗。
这便是灶王爷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