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培训时,接到上市级公开课的通知。从那时起,就开始了一个人的艰难跋涉。上课间隙,跑会儿神,想想我的课。
下载了课文,一遍遍的读,随即写了三篇小文——《永远的母亲》《那人,那花,那怀念》《地坛里,有他的“足迹”,更有母亲的目光》。
文本很感人,读罢,往往会落泪。对于一个中年人,太懂母亲的苦。只可惜儿子看到了母亲的苦和难,却从没用心为母亲着想。他只是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悲哀和抱怨里,他看不见任何人。因为他的心,每天都在无尽的黑暗里。他明明知道母亲躲出去是为了让他尽情的发泄,明明知道母亲贴着耳朵偷听他的动静,明明看到母亲偷偷哭红的眼睛,明明听到母亲使劲忍住的哭声,明明望到了母亲憔悴的面庞,明明看到了那满含祈求的神情,但他,却,无心去懂得,去感恩,去疼惜母亲。他更不知道,为了他,母亲把自己的病瞒得死死的。以至于母亲的突然离世,让他突然清醒。换一种心境时,他竟感觉到那么多的爱,等伸手去挽时,却终来不及。
坐在静谧的地坛里,他才开始想,站在母亲的角度想。他不知道,有多少次,他摇着轮椅出来时,母亲那遥望的目光。他也看不到,他长时间不回来时,母亲那双张望了很久的眼睛。他不知道,他把自己窝在静谧的角落里,母亲寻他不着的那种焦急。他数不清,为了偷偷的看他,母亲走了多长多久的路。他不知道,一言不发的他带给母亲多少的困惑和猜疑,但她不敢问,不好问,不能问。只是悄悄的观察着,默默地守护着。因为母亲深深地知道,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她要用尽所有的力气,把满满的爱倾洒,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等我把自己的解读带到备课里,却找不到出口。从哪开始,到哪结束,竟理不出头绪。丝丝缕缕,纠纠缠缠,乱做一团。
四十分钟,太短。这么好的文,这样重的情,怎能一节课体会?写了修,修了改,反反复复,很多次。后来竟上了两次不同的设计,仍不满意。笨笨的我,开始焦急。自己都不满意的课,怎能让所有人听?静心,再静心,一次次提醒自己。在王老师的开导和鼓励下,终于理清了思路。夜很短,梦很多。
在期待和忐忑中,公开课终于开幕。
说完了结束语,心一下子沉了地。
下了课,脑子还在课里运转,停不下来。
定位是不偏离的。体会母爱,理解情感,树立好好活的信念。任谁上课,也无法绕开这课最重要的东西。史铁生的状态变化,是母爱最好的印证。这条路,虽走得有点慢,但毕竟从黑暗中走出来。这种懂,虽悟得有些晚,但毕竟从无视中见到了。儿子成长的路径上,都有母亲的目光。从开始的暴怒绝望到后来答应看花的渐趋平静再到后来的坚强自信,是母爱为底座的突围。尤其是母亲的突然去世,让史铁生从困顿的自我中慢慢苏醒,才开始睁眼看世界,才开始用心悟人生。从逃避到接受,再到战胜,注定是一条坚辛的路,是一条孤独的路。这条路,因为没有了母亲,会更难走,但正因如此,才促使他真的清醒和强大。只有,活出母亲期待的模样,活出母亲那样坚韧的状态,活出菊花那般绚烂的色彩,才能让那滴血的爱绽放光芒,也才能让天堂里的母亲含笑安详。
磨课,真正体会到了苦其心志的内涵。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每日惶惶然。同事说,讲好课,就像大病了一场。是啊,经历了熬,才有了原来未有的体会。不真做,不亲历,永远不会有切肤的感受。
1.教师自我解读文本的能力,直接关乎对文本的挖掘程度。教师解读的深度和厚度,决定对课堂的驾驭程度。只有自己透悟了文本,透悟了作者,才可能有厚重的课堂呈现。这样的挖掘,是为了更好的深入浅出。
2.从自我解读到课堂现场,还隔着千山万水。解读只是教师自身的行为,有了好的解读,并不一定就有好的课堂。复制粘贴,太过容易。因为课堂是师生的在场,更多的时候,学生需要的不是“告诉”,而是“引导”和“渗透”。
3.一堂好课,说到底还在于教师的调和控。设置问题既要给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间,更要在稍稍偏离的时候给予必要的牵制。
4.教学目标的落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备课中的预设,落到学生身上,落到整节课上,落到各个细点上,再回过头来观望,往往有很大的差距。目标,过程,效果,只有和谐了,相融了,才算有效。
5.教师的语言,需要一辈子去锤炼。无论是解读的还是评价的,无论是阶段性的还是过渡性的,都能见证你的素养。深厚与否,不必品评,自见分晓。我们不是数学,只讲究科学性,言语是有生命力的美,在语文上最能彰显。
好课,永远在路上。只有走,才会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