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安古称“丙滩”,处于 赤水 中河流湍急乱石丛生一带,因此在以水路为主要交通形式的古代,此地商业流通不便,商船路过此处必须靠人工卸下货物,再由纤夫将空船沿纤道拉上丙滩。此次我们得以经由至今保存完好的古纤道进入古镇,实属幸运。漫步在这条古纤道上,仔细体味这座古镇的前世,感慨它与土城古镇相似的命运。
摄于丙安古纤道入口,遥望丙 安新 城和远处的钢索桥。
今天我们一家子四人一狗来到 赤水 市丙 安乡 丙安古镇。古镇有两个入口,大部分游客是从钢索桥那边进入,经由西侧的太平门进入古镇。我们因为是 自驾 ,而钢索桥处没有正规停车场,为了找个好的停车位来到了丙安古镇东端的入口,停好车买完票后,本来也可以从前面大路走到钢索桥进入古镇,但好心的售票大叔告知我们走另一条小路,说是因为天气炎热走这条路可以不晒太阳。如果他不为我们指路,真心找不到这条路的入口,在售票厅后方一个比较隐蔽的位置,一般人即使看到了,也不知道这条路能通往丙安古镇。以至后来发现这条小路是保存完好的丙安古纤道,便觉得十分幸运。看来天气炎热也能带来好处啊。
赤水 河流经丙安一段时,确实比之前湍急,河中间乱石沉积,可想当年纤夫们工作之艰辛。一路上,当年纤夫拉船时留下的“石墩子” “牛鼻子”比比皆是,石板路也尽显沧桑。在下游河流狭窄处修建了一座桥,名曰“双龙桥”,过了这座桥,丙安古镇的东城门就在前方了。
河滩上各种乱石堆积,有的甚至是巨石,还有很多鹅卵石。
走在双龙桥上,一种沧凉的感觉顿由心生,纤夫们当年劳作完毕后,想必也是从这座桥回到自己家里吧。
此桥并无基,完全靠重力产生的压力获取河床的静摩擦力稳住桥墩而不被流水冲走。
双龙桥上 两条石雕龙 分有性别。雌龙的尾巴已不见踪影,雄龙头也有所残缺。据说,这座桥连通了当时的国道,可想其曾承载着当年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而几度繁华。然而新的公路、大桥修好以后,这座桥失去了昔日的地位渐渐荒凉。如今,料想也只有我等喜采古风之辈,才会再度踏上这座无基的桥,感受这座古镇的前世今生吧。
过了双龙桥,古镇的城门—东华门 就在这段坡道尽头,还未入城门,便可见当地的建筑还保有明清时代的古风。
丙安古镇的东华门,修建于清代。不知城门里的世界 会是什么样的?
进入城门,果真一派古风迎接了我们。镇上的建筑大都建于明清时期,石板路、高门栏、古门板、吊脚楼.....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还留有过去那个时代的特有韵味。然而新悬挂的喜庆红灯笼、孩子们色彩鲜艳的玩具,却在告诉我们古镇已褪却过去的峥嵘,进入了现今的时代。
这高高的门槛里面,再没了过往的痕迹,有的只是 如今古镇民众新的营生。
如今的古镇民众或沿街开起小店贩卖各种当地物什摆件;或经营各式各样的主题客栈。天气炎热,沿途各类解暑饮品的小摊小点也不少。古建筑下 各种鲜艳的色彩交织着、穿梭着。
斑驳的桌上一个晒干了的南瓜,告诉你近期的天气有多么酷热。然而纵使骄阳似火,镇上依然人来人往,各种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所到之处尽显繁荣。
走累了,找个条凳歇一歇;
或者来杯石斛茶小憩一下,都很惬意。
看看镇上人来人往,听听脚步声来回在古老的石板路间;
或者跟着人们一起上坡下坎,感受当地生活,
丙安古镇能带给你的,远不止你所想象的。
不知不觉间,出了古镇西端的太平门,到了西端这座吊桥。
桥上风大,阳光也强,过了桥,便算出了丙安古镇。
过了桥,再回望丙安,双龙桥和古镇依然沐浴在阳光中,静静的伫立着。
丙滩 依旧是那么湍急,多少年来,这座古镇并未改变它的容颜。但是当你走入古镇,也能发现新时代在赋予它新的生机。
后记
有人说丙安的古镇保存如此完好、物价如此之低是因为它穷,而我所到之处却发现古镇呈现出一派安居 乐业 的众生相,也许我们旁人都无法客观评价一个古镇的今生,但总有些鲜艳的色彩生动地点缀着这个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