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圣”字
早上,云南昆明于老师说:
“想起以前的一个遗憾。教圣字时, 还未接触到黄老师的字理教学, 只是枯燥地分析字形字音。 如果现在再让我教这个字 :圣就是手在土地上劳动,劳动是多么神圣的事业啊!孩子一定会记住!”
河南漯河王西耀老师说:“说到“圣”字,感觉这是简化字中最为失败的一个,也是最难解的一个。“圣”本义以手掘土,读音为kū,拿来代替繁体“聖”。把简体“圣”进行俗讲,到了“怪”就没法按字理讲,也只能俗讲,好好的一个文字体系被破坏了。”
江西南昌刘辉老师说:“我觉得在跟孩子讲述的时候,把字理和记忆方法这两个概念分开来。可能比较有弹性。”
河南漯河王西耀:“有时候真的认同人家支持恢复繁体字的观点,繁体字虽然笔画多,但绝大部分有字理。比如“爨”字,把笔画代表的含义一讲,我女儿几分钟就记住了。反观“学”字,怎么讲?还得由繁体引入,再说怎么简化来的。”
王西耀老师说:“一个故事,一幅画,一个知识。陆宗达先生讲“歲”字,用了将近两页的篇幅,这个字体现了我们祖先在天文学上的伟大发现和应用,但简成不知所谓的“岁”,让人无奈。”
云南昆明于老师:“@河南漯河王西耀 所以真的要研究起来 完全可以另开一门学科。作为语文老师 我们的所有方法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正确理解识记运用而服务。作为中国人, 理解自己的文字, 写好自己的文字 ,正确运用自己的文字 ,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的事情。”
(二)关于“转注”
北京门头沟穆海平问:“黄老师,象形,会意,指示,假借都能理解,唯“转注”不知何意?请赐教,最好举例说明。”
黄教授如是说:“(转注即)相互注释。如:
船,舟也。
舟,船也。
身,躬也。
躬,身也。
即用甲解释乙,用乙解释甲。这是字义释解的方法,并未造出新的字,虽概说为“六书“,实际不属于造字之法,与“假借“一样属于用字之法。”
(三)关于“古文字”
“黄教授,再请教一下,院的古文字能说成是甲骨文吗?我感觉不能这样定义?”穆老师又请教。
黄教授的回复是这样的:
“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篆文三种。古文字是上位概念,甲骨文,金文,篆文属于下位概念。上位概念就是大概念(逻辑学上的属概念),能包含下位概念。下位概念就是小概念(逻辑学上的种概念),是被包含的概念。下面你回答,蔬菜和白菜,哪个是大概念,哪个是小概念?
“凡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使用。如,不能说”我到菜市场买些肉和牛肉“。再如,“我们要了解古文字和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