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人,在生活中难免因为一些事情而生气。我以前也是一个经常生气的人,用我妈妈的话来说就是太“小性”,翻译过来就是“格局太小”,现在想想还真是。
后来,我变得很少生气,甚至别人因某些事情生气到爆炸的时候我却很淡定的说:这很正常。
如何少生气?
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会生气?
因为事情的发展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其根本在于我们对事情的预判出现了偏差。
比如,很多家长因为孩子一些调皮的行为而生气。
刚整理的房间被孩子搞乱了,孩子嬉笑、打闹、玩游戏、不学习……
这些行为足以使一个极其劳累的老母亲生气甚至崩溃。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生气呢?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的、不受约束的、不自律的,这不是某个孩子的特性,而是天下所有孩子的共有特征。反过来想,如果一个孩子一出生就像大人一样,安静、平和、自律,那种场景还真有点可怕呢,说不定还得去医院去看看他是不是患有某种疾病。
所以,明白这一点,就没必要生气了。很多时候,看到孩子打闹、玩耍、把房间弄的一团糟,我不觉得生气,反正很开心。
为什么呢?
1、孩子真可爱,他们的精力真充沛,羡慕啊。
2、生气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辛勤劳动,而孩子却摧毁劳动成果。那么何不让孩子加入到劳动中呢。锻炼孩子整理房间的机会又来了,谁弄乱的谁收拾。
想清楚以上两点,就再也不会因小小的日常收拾家务而生气。
再比如,我的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因远嫁他乡,回娘家的时候总是受到娘家小侄女(弟弟的女儿)的排挤,一言不合就说出“滚,别在我家”之类的话。
她因此崩溃大哭了几次,说:我平时好吃好喝的供着她,她转眼无情说出那样的话,真是令人心寒。
有必要生这个气吗?
在我看来,是她的预判出现了问题。
我的这位好朋友,从上大学期间到工作就很少回老家了,后来嫁到外省就更难回家,她的小侄女才四五岁,本身就和她接触的不多,再加上孩子说话很任性,有时候说过的话自己都忘了。
所以,她生气是因为她的侄女没有按照她预期的那样对待她。想清楚这一点,就没必要生气。
我们生气,往往是不了解客观规律,用主观判断去期望一件事的发展,当事情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就会失落、生气。
但我们没办法让别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期望去行动;
我们也没办法去完美的计划一件事,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
我们能做的是:
1、尽可能的去了解并学习自然的发展规律、人性和社会规则;
2、尽可能的去锻炼自己判断事物的能力,让其越来越接近客观事实;
3、接纳自己和别人的不足,用心去发现世界的美好。
能做到这些,就会很少生气,甚至不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