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的几次聚会,两三个朋友跟我说,“我已经做好了孤老终生的准备”。我说,“这就给自己的未来定性了?别呀。”我来给你讲一个啪啪打脸的故事。
我闺蜜,一年半前找我吃饭,特别丧,一个单身女孩子对婚姻的态度是,完全放弃。她说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一个比一个奇葩。已婚男子和公司同事搞暧昧,小夫妻结婚三个月离婚,最可怕的是,已婚已育夫妻各自出轨,心知肚明,继续生活。还有结婚后,老人和小孩的事儿一大堆,哪有什么好日子过,还是单身下去吧。
然而半年后,她朋友圈画风突变,“说好要少吃点的两个人,今天又来了”,外加大量食物和自拍情侣照。我说,除了恭喜和点赞,还想问问你,脸疼不?
又过了一阵子,她说,“我和男朋友都不想结婚,太麻烦了,就这样谈着挺好的。”
说完这话三个月后,也就是他们恋爱一年的时候,她发消息给我,“我明天领证!”吓得我以为是她被盗号,要骗我红包!
你看,一年半里,从单身小确丧,到新婚小仙女,顺理成章。即使现在单身,也没有必要假设自己遇不到爱情啊。
不过,我认同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老师的观点,即使存在完美匹配的另一半,遇到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但是,我也没有希冀非要命中注定、神仙眷侣,只想在有限的交友范围和地理空间中,找一个有情有欲,有共同话题,也愿意互相承载的人。
爱情就是这样,遇上了,爱情就是你的那个ta,没遇上,你会对它有各种定义和想象。不太聪明的我,在寻找另一半的路上,总是缺一点天分和运气,但这不妨碍我不断地去理解爱情,保持期待。
如果我理解得深入一点,如果我准备得好一点,那么,当我遇到他的时候,就能更笃定、更幸福,对吗?
一年又过去了,我想和你聊聊爱情。
01 寂寞与独处
我读中学的时候,女孩子上厕所都要一起去,所以觉得一个人吃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这人得有多寂寞、多没人缘啊,才会一个人吃饭。
而现在,独处是最常见的状态,和寂寞无关。两年前,当我知道“无痛胃镜”需要用麻醉剂,必须亲属签字和陪同时,对医生说,“那不用麻醉了”。
检查当天,我被一根并不算细的管子穿过喉管,直插胃部,我看着旁边的医生和护士背对着我,有说有笑,自己却在窒息的边缘,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抽离感。那一刻,我想的并不是“身边有个人多好”,而是,“哟嗬,人生新体验啊”。不是我不柔软,而是清楚地知道,一个人面对问题是常态,别多想、别矫情。
独处能力是爱情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得到了爱情也留不住它。
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我对未来的期待是,找个喜欢的人,把辅助他的事业作为自己的事业,做个“贤内助”。那时候,有个朋友跟我讲了一句话,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他说,“Life is a one-person plan, not two. ”(生活不是两个人的计划,你要先有自己的规划。)
我才发现,我的事业、生活,永远不应该以另一个人为前提。
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而不是角色本身。爱情里的我,依然是独立的。
02完整与信任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说,人之所以需要爱,是因为人类被天神惩罚,每个人被劈成两半,只有找到另一半,身体合二为一时,才能完整。
柏拉图隐射了肉体和欲望,那么,如果一个人精神上独立,欲望少之又少,是否还需要爱情?我想,还是需要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爱情是突破、是互补、是创造,创造更完整的认知,创造新的生命。
可是,这个时代,在创造完整的过程中,还是缺了点什么。复旦大学副教授梁永安说,“我们在相爱的时候都是打折的,都在内心深处保留了一块不信任。所以在这种爱情里面,在我们现代社会里面,特别需要一种猛烈的迸发、百分百的投入。”
我很难完全信任一个人,我会想,在之前的二十多年里,你是怎样的人?要相处多久才算足够久,才能认识到完整的你?
但是,马东说的一句话,让我看到了新的角度。他说,“人生如此美妙,不在于他那天什么样,他今天什么样;人生如此美妙在于他有这么多变化。”不要害怕变化和不同,因为每一天,我们都可以多了解一点点。
建立信任是一个过程,不够信任就没有办法百分百的投入。如果连百分百的勇气都没有,对方看到的永远是一部分的你,如果这样就放开了彼此,你会后悔吗?我想我会的,我在爱情里,最害怕的,是我们没有尽全力让对方了解完整的自己。
我终于有点开窍了,信任,最根本的,是为了看到彼此的多面性,是为了自己百分百地投入。
03 勇敢与结果
我有个朋友在处理感情问题时,非常有勇气。因为是异国恋,对方曾两次因为生活压力,提出分手,我记得那时候她还在实习期,但第一次,她花完积蓄,买了机票飞去安抚,第二次,立马借了钱赶去,陪他度过难熬的几天。
第二次的时候,我忍不住问她,“每次闹分手你都要飞过去挽留吗?”她深吸一口气说,“反正这次我要去。”
是啊,如果在乎一个人,我们顾不得从前,也来不及想结果,“反正这次我要去”。虽然最后他们没有在一起,但至少她对得起自己和这段感情,这就够了。
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很多很多的勇气,听从内心,不就是一种最外显的勇气吗?有多少人,明明爱着,却得不到、留不住。其实,当你回忆过往,记忆里最不重要的是,一件事情的结果,而最让人扼腕的,永远是你想做却没有去做的事。
作家马德写到,
“我慢慢明白了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深刻,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对人好期待它回应也好,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它被关注被安慰,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
如果没实现呢?自怨自艾。”
在爱情中也是一样,如果总想给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勇敢一个结果,那就失去了勇敢本来的意义。
勇敢,不就是不图结果,只问心安吗?
04 还是要期待
我有过一段短暂的异国恋,那时候还没有微信,我们每天写电子邮件。有一次,他在国际新闻上看到上海某一栋楼火灾,急得发了两封邮件问我是不是安好,有没有受影响。我感受到了他的在意,我们互相在意,每天期待着电子邮件,期待对方的平安,期待着隔山隔海传来的情谊。
我期待着湿寒的上海冬夜,就算被冻醒,一摸手机,发现有一封未读邮件。但我们并不知道两人的未来在哪里,甚至没有未来,那时候所拥有的,就是保持期待。
就像现在的我,期待X先森的出现;期待着既能享受独处,又能有人相伴;期待着勇敢一次的机会,也期待着不问结果的期待。
05 未完待续
我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遇到喜欢的人,一个个走入婚姻,我是不会告诉你,我做过几次伴娘的,反正我的伴娘服,早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了。不知道是我幸运,还是我选择性地看到美好,我看到身边的人,都有着幸福的样子。
我也非常确定,我不会孤老终生,我会找到X先森,我们磕磕绊绊地把日子过出独有的味道。
你也是。
你一定也是。
2018,所有的故事,未完待续。
2019,还是要期待。
今日互动:你爱情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