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thing Teal about Millennium School
Millennium school有这样一面,在官网上都很少宣传或提及,即:Teal School 青色学校。(大概因为青色组织的概念过于“前卫”,且一两句话很难解释清楚)
去年,在顾远、周贤老师的带领下,我开始了解和学习青色组织,也开始思考学校、教育组织作为组织的一类,如何能从中受益。It's time for schools to catch up with the pace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什么是青色组织 Teal Organization?
青色组织是一种创新的组织形态,核心理念是去中心化,自主管理。取代金字塔形的组织架构,青色组织是由组织内一个个独立但紧密联结的小分队构成的网状形态。青色组织相比于其他传统组织形态,面对快速变化的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应变力。
对于想要了解青色组织的朋友们,强烈推荐阅读《重塑组织 Reinventing Organizations》
一些关于Millennium的Teal Elements
这次Millennium的探访,原计划由他们的CEO兼联合创始人Chris Balme接待(他参与设计了Millennium 的整个framework,包括青色的运营方式,以及基于前沿心理发展研究设计的Whole-child教学框架)。但是因为他的二女儿比预产期提前来到了这个美丽世界,所以安排了其他学校的老师们来带我参观。有意思的是,老师们大部分在入职Millennium之前,其实完全不知道什么是青色组织,也是从面试开始,一边体验,一边探索,一边学习。从和老师们的谈话中能感受到,比起一开始的混乱、焦虑,现在已经从容多了,也找到了Millennium自己的节奏。
1. 没有低效的行政角色:
Millennium没有HR,需要招聘新成员的时候,现有老师会承担这个临时涌现的招聘角色。在青色组织里,所有的角色和职能都是不断变化和自由涌现的。在传统组织里复杂累赘的行政角色,在青色组织里会根据需要重新定义,可能由一些成员兼任,也可能被取消。
2. 充分的自主权和信任:
有一位STEAM老师,原来在公立学校教项目式学习,回忆说每次采购材料都是噩梦,不仅要提前几个月order,审批的流程麻烦到后来她都不想order了,或者索性自己垫钱买。到了Millennium以后,可以随时用学校的公用卡采购,非常地高效,组织里的每一个人都被充分信任。
3. 大学校 & 小分队
好吧,Millennium其实一点也不大,目前有学生50+,全职老师/工作人员6-8位。但是Millennium有一个很重要的组织架构,即除班级、年级(目前2个年级4个班)以外,他们有Forum Groups,是由一个Guide(他们的老师统称“Guide”,大家体会一下老师在Millennium的角色定位)和8-9名学生形成的一个深度联结的mini-community(同一组Forum会持续整个初中3年)。
他们每周三上午是固定的Counselor+Forum meeting。Counselor meeting是全校同学(50+人)在一起,Forum meeting则是以Forum group为单位。基本上周三的meeting内容会分为2类,1)讨论和学习不同的公共话题,比如“如何解决冲突 conflict resolution”或是“最近发生的校园枪击事件”,2)同学和老师会在counselor 和 forum meeting上分享最近感受到的张力(tension)(tension这个词,好几次被不同的老师提到)。
有一位Guide说,这个团体里的每个人都像一个sensor,会不断的感受张力,并及时提出。除了周三Forum Group有大段时间深入交流以外,每天下午的2:30-3:15,Forum Group都会聚在一次,同学们会互相交流各自Quest(就是PBL项目)的完成情况,在Quest分组里遇到的问题等等,Guide也会及时回应提供建议。
4. 在Millennium,Teal的理念是如何传递给学生的?
在Millennium,学校不会把什么是青色组织,怎么运营一个青色组织,这些很难消化的信息直接告诉学生们,而更希望他们在体验中自己感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导他们使用Teal里相关的决策机制。比如,在今年1月份搬到新校区之后,马上就有同学提出可不可以带狗来学校?Chris(CEO)就借这个机会,向同学们介绍了青色组织里的advice process:
Advice process 建议流程,是青色组织里,最为常见的一个决策流程。
我们传统的决策方式无外乎这样两种,1)由一个有权威影响力的人制定,2)由多数人达成意见一致。
而在青色组织里,遵循的是谁发起谁决策的规则,发起者在决策前可以咨询这两类人的意见:1)受这个决策影响的人,2)对这个决策有经验的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意见只是意见,仅仅作为参考,但是是决策权属于发起这件事情的人。
这个例子中的女孩,首先在学生中分发问卷,收集反馈,重点关注有没有对狗严重过敏的,然后再写了一封告家长信,发送给所有学生家长,收集他们的反馈,然后把狗带到学校一天进行测试,并再次收集学生们的反馈,目前正在整理分析所有的数据,并进行下一步的方案提议,是否需要制定policy等等。在过程中,Chris会不断提醒女孩advice process 的意义,即你是决策人,你可以收集问题相关方的意见,纳入考虑,但不需要征得所有人的同意,才能进行决策。
真正的学习,是无处不在的。这也是社会化学习,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即教材的意义。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很好地关注这些值得学习的内容,并用终身学习的心态认真对待。可能是最近发生的时事,可能是身边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可能是最近遇到的一个困惑,等等。以这个女孩为例,当她提出“Can I have a dog in school?”的时候,老师如果用简单的“yes/no”回答,可能就没有接下来这一连串美好的学习体验了。正因为老师真正以平等的身份,充分尊重了她提出的问题,并为她接下来的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必要但又恰当的引导,才从一个问题的提出,生长出来了一次真正的学习。而这样的moments,我们又错过了多少呢?
其实,仔细想来青色组织里所推崇的很多理念,和我们所期待的教育都有太多不谋而合。尊重、信任、去中心化、自主管理、深度联结 。我们常常说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自由的,但是又常常忘了自由和责任是硬币的两面,不能分而论之。当我们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时,我们有为自己选择负责的意识吗?学会如何做负责任的决策,并有效地执行,完完全全是essential real world skills啊!所以当我们在谈教育创新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课程、教学方法、也应该考虑学校的组织形态对教育又有哪些更深远的影响?
最后,一发彩蛋:“Teal@Millennium School:Can I bring a d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