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宛如诗和画(80)
焦小桥
中国人种植银杏历史悠久,传说已经有1500年了,银杏树一般寿命很长,有“千年银杏”之称。树可以长到很高大,贵州李家湾有一棵40米高,在甘肃还有一棵60米高。郯城县新村乡有一棵银杏树,据说有3000年历史,公树,在当地号称为“老神树”。
山东莒县莒县浮来山下,有一棵树龄达三千多年的银杏树。传说这棵银杏树是西周初期周公东征时所栽。史载周公东征曾东过“龟蒙”,那么踏足浮来山也就有几分可信。这棵银杏树生命力极强,至今仍枝叶茂盛,当代书法家王丙龙先生挥毫为之写下了“天下银杏第一树”的题字。树神奇,由树而引起的故事也极有风趣。
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莒县东一书生进京赶考,途中遇雨,就到这棵巨大的银杏树下避雨,忽然兴致上来,想考察一下树到底有多粗,就用搂抱的形式来测量树的围粗。书生竟然搂了七搂还没转到起点。正在他想搂第八搂的时候,被眼前的情况吓住了———书生量树的起点竟站着一位年轻的少妇。原来少妇也来大银杏树下避雨。由于树太大了,所以两人谁也没看见谁。怎么办呢?书生有心让那少妇让一让,但不好意思开口,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测量,于是就只好改为用手的方法,悄悄向那少妇身边过去,数到第八的时候,正好到那少妇的身边,那少妇竟然也没觉察。可是,那少妇身体所占的位置怎么量呢?书生想不出别的办法,就只好把少妇的体宽也算测量的一个长度。于是银杏树的树围就成了“七搂八拃一媳妇”。 几百年过去了,银杏树的树围早已超过了“七搂八拃一媳妇”,但是,“七搂八拃一媳妇”的趣闻,却在周围的村庄里世世代代的流传着。
刘勰在此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文学评论巨著《文心雕龙》。郭沫若曾来此山参拜,亲手题下“文心亭”、“校经楼”。 《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可见,该树当时已成浓荫,成为名树。专家考证,此树至少已有3500年历史。树现高26.3米,树冠遮地20余亩,树干周长15.7米, 须八人伸展双臂方能合围。此古树乃冰川时代留下来的树种,有“活化石”之称。经国家林业部专家鉴定,为“天下第一银杏树”。此古银杏历尽沧桑,有诗曰: 蓦看银杏树参天,阅尽沧桑不计年。 秦柏汉松皆后辈,根蟠古佛未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