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刷微博,刷朋友圈。按说每天从手机上看到的东西也不少了,一年下来日积月累也有十几本书了,为什么我们都没啥提升的感觉呢?
移动互联的时代的到来,增加了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各色消息扑面而来,质量参差不齐。虽然我们一年的阅读量提升了不少,但是却感觉没啥提升。
碎片化的只是谈资
我们每天在微信,微博上的东西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这种资讯甚至碎片化的知识能够累积起来,只适合拓展我们的见识面,最后成为我们的谈资。大多数的东西见了之后会说有道理,随后就丢一边了。不出多久时间就忘了,只是在后面有人提的时候,会想起这个东西我以前看到过,到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微博上看到好的东西。抱着先码后看的态度,先把他转发一下或者收藏起来,想着以后有时间了学习一下。一回头就忘了,很久以后翻出来的时候,回想着这是以前什么时候收藏的,然后随手就把它删了。先码在看?只是自己内心骗自己很努力很好学的借口罢了。
系统化的学习
如果你想理财,最好的方法就是买几本理财方面大家公认的好书回来看。而不是去网上搜索理财,看帖逛论坛。
如果你想学习ppt的制作,就是先下载个工具。然后找个有体系的视频或者书慢慢学习,之后在找一些经典的PPT,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之后模仿,反复练习。
有体系的,有深度的学习,才会使你在某个方面有明显的提升。而不是去手机上刷刷微博,刷刷论坛。
现在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手机上度过,但是长时间的碎片化阅读不如专注的进行深度化的学习。
合理的规划刷手机时间至关重要,尤其在这个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各种不同的软件在绞尽脑汁的投其所好,用以换取你对它的使用时间。
总结
警惕着那些让你安逸的,抵制那些让你舒适的。时刻有危机感,不断地质疑,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活的充实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