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Day19/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1.11•5/个人成长篇】《论语·里仁篇》
【一】精读复学内容
原 句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注:“知”通“智”,音同,见《论语集释》。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同品德高尚的人成为邻居是最好不过的事。选住址时都不考察一下周围的环境,这哪算聪明呢?”
原 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既忍受不了贫穷,也不能好好享受快乐。仁者能够安于仁的状态,智者能够把仁的价值发挥得更大。”
原 句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只有仁者才能好恶分明,既能正确地爱人,也懂什么人是该恨的。”
【二】收获新知
一、“里仁为美”——学区房真的这么重要吗?
有社会调查表明,一批贫民区的孩子在搬离脏乱差的区域之后,此后的发展情况要优于仍然留在那里长大的孩子,所以“里仁为美”和“孟母三迁”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今天大多数家长面临的学区房问题,实质上已经和当年的孟母三迁大不相同了。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学区房”永远都是父母的影响。二、仁者安仁:乐在当下,好恶分明,真君子也!
在《论语》的前几篇里,我们已经探讨过很多“仁”的话题,而本节课又给出了两条“仁”的标准:①乐在当下:贫穷或者富裕都不会影响内心的安定平和;②好恶分明:知道什么人该亲近,什么人该厌恶。懂得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关心、关爱他人。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让我们继续“修炼”吧!
【三】新旧迭代/自我收获
一、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在孔子看来:同品德高尚的人成为邻居是最好不过的事。选住址时都需要考察一下周围的环境是否对自己有益。二、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里仁为美:对于我们来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接近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是什么样的人;同时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也会吸引和你同特质的人。所以我们应该主动接近积极的、阳光的、有智慧的仁德之士。
——择不处仁:古语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为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说的是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仁者不以外物或他人的影响而评判自己的追求和幸福,他️有自己内在稳定的高自尊、内在精神追求和仁义道德评判标准。三、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我们都要学会保持一种平静、豁达、淡然的心态。虽然对于如今时代的我们很难践行,但至少我们应该力求学会凡事力求“内省”、内求,而不要受制于外在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学会真诚得面对自己、对待他人,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要敢于表达自己的喜恶。现在的我们,大部分人没有真诚和认真的面对自己、面对生活、面对困难,总是因外物而决定自己的快乐悲喜,所以真诚的活着也是我们学会主动接受幸福的一种方式。努力“修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