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一篇文章《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富裕阶层不玩高考》反映了当下关于孩子教育的焦点问题。2016年中产的焦虑特别明显,特别是深圳房价的上涨刺激了每个兢兢业业工作的白领。原本以自己的学历、教育背景、专业技能为豪的中产发现一夜之间,隔壁大妈因为买了房而迅速超越自己的财富水平。而原本就有多套房的人则更加诠释了马太效应的现实版。
一时间,中国社会即将分层,阶层即将固化,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消极观点霸占了信息通道。于是乎,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们开始反思,到底教育值不值得,是让子女更加搏命地去竞争高考独木桥,还是送孩子出国?两者孰优孰劣?
送孩子出国,学习国外最先进的科技经济知识,提升竞争力,全球化竞争中迈入更高的门槛,但是万一孩子在国外无法立足回国发展,那中西教育差异能否适应中国国情?
不送孩子出国,在国内到底要不要努力学习考名牌大学?可是转眼看一下身边混得好的同事,好像都不是名牌大学的,反而大部分是学历不高的,因为跟着老板一起创业,公司上市了或者壮大了,作为创业元老就跟着有肉吃有官分了。然后再招聘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的专业人才给自己当下属,大把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高薪招聘进来做影帝影后打下手,好爽!
孩子读书也好、工作也好,到底是混好人际关系还是专心致志埋头追求自己的目标,好像也很难选择。如果只顾追求自己的目标会被同事视为异类、不合群,甚至受到排挤;如果混人际关系,一是也许不符合孩子的特长,二是也许连最基本的专业都荒废了。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抉择,选择哪一个都有风险,关键看你定位是什么?
一、如果给孩子定位是伟大的人,卓越的人,那么以上问题都不是问题了,与众不同可能是你孩子有惊人天赋的信号:
1、名校不名校无所谓——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马特达蒙都是从名校辍学的。说明名校对真正有实力的人的前途不起决定作用。
但是出于对孩子负责的态度,以及破除幻想空想的审慎,你要理性甄别孩子的与众不同的表面下面本质是什么?
巴菲特不留在华尔街而选择回到家乡奥马哈小镇是他学到了老师格雷厄姆的投资真经,对自己有信心也有决心的理性选择。
马特达蒙敢于从哈佛辍学转而去跑龙套演戏是他出于对表演的极度热爱和立志以为此生的决心。
乔布斯认为大学学费昂贵而且学的知识都不实用,因此选择辍学,是他迷上了计算机,并看到了别人尚未察觉的商机。
与众不同一定要和逃避区别开来。
我们读书的时候,曾经流行“读书无用论”。很多同学受此蛊惑,用“读书无用”来作为逃避参与高考的艰涩。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不读书后的生活是漫无目标的,当初的与众不同并非成熟独立思考后自己的洞见,而是对生活的逃避。就像很多成年人用新的爱情逃避家庭的矛盾,最终不能解决问题。
理性的与众不同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从而舍弃与目标无关的,不是为了不同而不同,不是把不同本身当作目标,也不是走极端隐居深山老林与这“污浊的世界”隔绝。
年轻时感性发达理性薄弱,很容易被迷惑,向往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看不惯现实中的种种缺陷不足与丑恶,为了逃避而与众不同最终只能使此后的人生更加艰难,并且所逃避的一切都会在将来补课。
2、混不混人际圈子无所谓——真正的成功还是靠自己的专业实力或者创意。
当孩子因为有自己的目标和大志向而选择与众不同而被排挤时,不要劝他融入环境或者适应环境,那只会磨灭了他的斗志和天赋。
如果不在乎短期的成功或者一时的荣耀,放眼孩子的一生,相信他的天赋他的理想并坚定地支持他,你一定会得到一个大器晚成的回报。
比如吴宇森年轻时在嘉禾当导演,当时嘉禾有一批邵氏和国泰下来的老人,他们排挤吴宇森,因为他跟他们不一样,不是从最低层开始工作一步步上来,而是一开始就管着他们。
而且,他们的生活习惯是下班后去夜总会,找美女陪喝酒。吴宇森坚持不参与,专心加班钻研自己的电影。
比如李安,30岁了还籍籍无名,也没有份正经工作。
每天除了在家里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以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全职奶爸。全靠妻子一个人的薪水养活全家。
看到老婆一个人养家,李安觉得过意不去,偷偷地开始学电脑,希望能比较容易地找一份工作。妻子却生气地说:“学电脑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如果做夫妻能对对方有信心,那么作为最爱的孩子的父母难道会没有这种大爱吗?如果有,你就会知道怎么选择了,也无需为选择后悔。
二、但要是定位孩子能取得世俗的普遍意义上的成功,一些名校的光环、一份相对稳定并且人人艳羡的薪水、一定的官阶职位,和大多数成功的人看齐,那名校还是有一定的作用,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即使是官二代富二代,花钱也愿意进名校,已经很成功的富豪也要再进名校读个MBA。
目前孩子最大的与众不同就是他是左撇子,好多人都劝我们要赶紧纠正孩子的习惯,让他变成和同学一样的右撇子,不然以后很不方便。我却不以为意,听说“左撇子”更聪明哦,据说互联网公司最优秀的程序员很多都是“左撇子”哦。
为了不让孩子有压力,或者在同学发现他与众不同时视为异类,我从小就灌输他“左撇子”的孩子长大更优秀哦,希望他以自己的独特为傲,而不是将此作为心理负担。
我为什么这样顾虑?因为我自己的手也与众不同,我有六个手指头。刚出生时接生婆劝我妈把多出来的手指咬掉,我妈舍不得。而这个特征为我童年的成长蒙上了厚厚的阴影。同学们天真的嘲笑却让我感受到自己像个大熊猫,不敢张开手做早操,不好意思伸手。
生完孩子最急切的第一眼,就是检查他的手,发现他左右各五个手指头,心里的大石终于落了地:孩子再也不用过我那个担惊受怕的童年了,害怕被嘲笑,害怕自己的与众不同。
后来我读到《杰克·韦尔奇自传》里写,他因为口吃被同学嘲笑而自卑时,妈妈这样安慰他“孩子,你口吃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瓜。”
哈哈,好似小时候我妈妈也有类似的表达,虽然说得没有杰克韦尔奇妈妈这么有学问,也大概是说大手写字更漂亮,打人也厉害,不容易走丢之类。
今天,我不但大方地可以伸出手和别人握手,而且把自己的手当成自己的幸运符。我波波折折的人生里有很多幸运的时刻,一些莫名其妙的运气我都归结到那只大手上。
我甚至想,也许其实我是属于第一类那种伟大的异类,可是由于我遇到的老师们、朋友们都很爱护我,一直在不断地纠正我的与众不同,想帮助我取得第二类成功。所以至今我的大手也没有像杰克韦尔奇的口吃一样发挥她神奇的魔性,哈哈!
孩子的性情也有与众不同。在他读幼儿园时,班里有个单亲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离婚很伤心,每天上课都要哭,据说一次上课竟然哭了七次,被同学们投诉太吵了,被老师罚到门外站岗。我问孩子:“那你嫌不嫌他哭太吵了?”
“当然不嫌弃了,他是我的好朋友啊,他爸爸走了他是因为伤心才哭的啊。”孩子说。
我也渐渐发现,孩子喜欢的朋友都是那些特别调皮捣蛋,被老师批评次数很多的孩子。
我没有阻止孩子去自由交朋友。虽然我自己从小就被老师教导不要和那些调皮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孩子交朋友,以免被带坏了。可是我的很多朋友还真都是老师们眼中的“坏孩子”。我本人对人没有分别心,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而且我发现我也没有被那些所谓的“坏孩子”带坏,虽然我也没有把他们带好。
不知道是不是遗传?有其母必会有其子吗?如果真是这样,我准备好了迎接儿子未来的与众不同。
我因为自己的与众不同受尽了艰难困苦,但我却不会引以为戒告诉孩子要去适应环境,要和别人一样,不要像妈妈一样走弯路之类云云。
真正的教训是没有坚持自己的与众不同,太早放弃,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其实曾经有很多天赋的。不过现在似乎也不晚哦,坚持写作,就是我曾经的天赋之一,我正在重新拾起来。
我也会帮他分析利弊,但我不会批判他的选择。
他现在天天研究公交路线,爱看导航爱坐各种交通工具,难道他想当一个司机?如果真是那样,我想我不会像有些家长觉得这个理想很LOW,如果真是那样,从当司机的愿望出发,谁知道最终他的兴趣会在哪里生根发芽,会怎样超出我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