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5日-3月17日,在浙江·宁波,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天的,今年的#行动派社群梦想训练营活动#。今年的主题是:“平凡的征途,亦是星辰大海”。所谓“平凡的征途,亦是星辰大海”这句文案的含义是:即便我们正在做着最平凡不过的事情,但如果能把它做到极致,这个过程就足够闪光和丰盛,一如星辰大海。
梦想训练营是什么?
它是行动派社群每年一次的盛会,全球各地的社群负责人们都将带着热气腾腾的爱和期待,齐聚一堂,在这里进行深度联结,通过学习,体验,分享,复盘,深化彼此之间的了解,同心同行。
其实早在2016年1月23日,行动派举办的第一届社群活动,梦想盛典,在厦门,那时我就有幸参加过了。那时第一次见到琦琦姐,和她同框,她就像一个灯塔,成为了我的榜样,也成为了数百万人的榜样。
转眼三年过去,今年是行动派的四周年生日。这次来参加,完全是抱持着空杯心态而来。也很想了解,今年的盛典与四年前认识的行动派有着怎样的不同和变化。
怀着满满的期待,3月14日下午飞到宁波。行程很早圈圈就在群内发给大家了,里面有详细的三天活动安排,酒店地址,机场和高铁到达酒店的路线,以及预计到达日未来三天的天气,并暖心提前提醒大家带好衣物等。
如果大家听过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课,那对于怎么绘制用户体验地图,或许并不陌生。任何好的产品,项目和服务都是能给“用户”带来真正地愉悦和被满足感。而任何参加过行动派课程和活动的人,大都也会有这种愉悦和享受的满足感。虽然我不知道,她们是否真的提前画过用户体验地图。但我却真实地感受到了活动背后工作人员满满诚意的暖心付出。
怎么画用户体验地图?
什么是用户体验地图?
“用户体验地图就是通过画一张图,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从一个特定用户的角度出发,记录下他与产品或者服务进行接触,进入,互动的完整过程。”
在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课程中,她有详细的讲过,画用户体验地图有五个步骤,如下:
1.一个画像完整的人物角色
2.清晰描述用户的目标和预期
3.服务触点
4.用户使用路径
5.用户情绪曲线
那现在我以一个参与活动者的用户角度去思考,来回看整个活动,就能很好的体验和学习到行动派成功举办各种活动的原因。结合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课程,通过用户体验地图来分析一下:
1.用户画像:来自全国各地的行动派社群负责人和社群核心成员。
2.我的目标是什么:希望通过参加此次活动,可以学习他人分享的智慧,浇灌自己,带着正能量和同频伙伴的力量,去影响和能帮助更多的人一起行动。
3.我的触点是什么:通过参与此次活动,听老师们的分享同时和各种同频的伙伴交流,学习。
4.我的使用路径是什么:按照举办方的活动行程,参与三天的活动安排。
5.用户情绪曲线:作为参与活动者,整个三天的活动,有着怎样的心情和情绪感受。
欣频老师是个创意高手,在她的书籍和课程中,常常跟我们分享,不论是在阅读,看电影,参展,旅行和参加活动时,都可以带着觉知,拉高自己的维度和视角。想象自己是作家身份,电影编剧,活动策展人,和旅行家的角度去切换不同的身份。正如参加这次的梦想训练营,我也会带着觉知去想象和练习思考,如果是我来策划这样一场好几百人的大型公开活动,那么我可以怎样去策划呢?也正是带着这样的觉知,作为一个活动的参与者和切换活动策划人身份的角度,让我也更好的体验和看到了,与此次活动的用户地图对应的服务蓝图。
梦想训练营的三天活动安排
Day1:唤醒-3月15日
1.早餐后 前往宁波博物馆 开营欢迎 行动派婉萍 & 博物馆 馆长致辞
2.上午 《奇葩而自洽》-- 朱敬一老师
《艺术美学:你体内的DNA,等待着解除封印》-- 林书民老师
3.参观宁波博物馆 林书民老师语音导览讲解
《3小时变换4种艺术身份,穿越宁波最美7千年》
4.自由组队就餐 和 下午自由活动
5.晚上 《星辰之旅》音乐坊 -- 陈佳老师
Day2:当下-3月16日
1.上午 宁波工人文化宫 -- 行动派琦琦分享
2.中午 午餐&午休
3.下午 目标行动力 -- 佳昕&彭小六
4.晚上自由活动 大家互相抽奖 交换来自星星的礼物
Day3:蜕变-3月17日
1.上午 宁波工人文化宫 《3小时颠覆你的演讲力》-- 寺昆老师
2.中午 午餐&午休
3.下午 宁波工人文化宫 梦想盛典
·三位社群代表分享
·四位神秘分享嘉宾
·《如何利用新媒体,打造个人影响力》-- 分享嘉宾 许川
·《在迷茫中探索,在清晰时坚定前行》-- 分享嘉宾 黄婷
·《看不见世界,那就让世界看见我》-- 分享嘉宾 曹晟康
·《开启美宿生活方式》-- 分享嘉宾 徐恒勇
·社群颁奖仪式
·社群四周年&梦想训练营结营仪式
服务设计蓝图 & 峰值和终值
在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课中,她分享提到:与用户地图对应的另外一张图——服务设计蓝图,以及服务设计蓝图的两个核心概念——峰值和终值。
服务蓝图要做一眼,一条路,三个点。
一眼是什么?就是产品或者服务要第一时间让用户“一眼”看到自己的目标。比如,这次大家来参加梦想训练营,大家的目标是什么?大家是来学习希望能有所收获,才会从全国各地赶过来汇聚在宁波。
一条路是什么?就是产品或者服务要有一个清晰的路径,让用户能够知道如何使用你的服务,用来达到或者接近自己的目标。用户无法走下去,就是服务流程的崩溃点。
比如,大家安排好时间和行程从全国各地赶到宁波来参加此次活动,作为这个活动的参与者,大家都知道,只要按照主办方的行程安排,积极按时参加三天的活动,其他的不太需要自己去操心,跟着主办方的活动安排走就可以了。并且在三天的活动中,还有很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积极联络组织服务大家,有序的参与活动。这个时候,假如活动很无聊,又没有安排到位,如果有大部份的参与者都不想继续参与后面的行程和活动安排了,那么这次的服务流程就崩溃了。
三个点是什么?峰值,终值和忍耐底线。
忍耐底线:梁宁老师举过例子,例如平时去餐厅吃饭,吃饭时每个桌子配一个服务员,用户体验当然非常棒,然而这样对于餐馆来说代价说成本过高。那么多少张桌子配一个服务员合适呢?这就需要找到用户的忍耐底线在哪里。
当然,因为此次活动也算是行动派给全国各地社群负责人的福利,大家满怀期待来赴约参加,所以大家也不存在需要忍耐什么,这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这里可以忽略这点。
峰值和终值:这是由2002诺贝尔奖得主,心里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的。他发现大家对于体验的记忆由两个核心因素决定:
·第一个说体验最高峰的时候,无论是正向的最高峰还是负向的最高峰,一定是能记得住的。
·第二个是结束时的感觉。
这就是峰值定律(Peak-End Rule)。
体验一个事物或者产品或者服务之后,所能记住的就只有在峰值与终值时的体验,而整个过程中每个点好与不好,时间长短,对于记忆或者感受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比如梁宁老师列举的宜家的案例。
大家都很喜欢宜家,但是宜家也有很多用户体验不好的地方。比如只买一件家具也需要按照路线图走完整个商场;比如宜家店员很少,因此要自己在货架上找货物并且搬下来等等。
但是,宜家对顾客的“峰终值”的设置非常好。
峰值是产品试用,例如逛宜家的时候,大家可以坐在宜家的样板间的沙发上,或者躺在样板间的床上,体验宜家所营造的小空间。
·样板间体验就是宜家服务蓝图的峰值设计。
·终值就是出口处1块钱的甜筒冰淇淋。
所以很多人开心的逛了一天宜家,最后什么也没买,仅仅在宜家餐厅喝了一杯会员免费咖啡就回来了。大多数人的心情或者对宜家的评价都是不错的,因为他体验了宜家的峰值。
为什么要讲体验的峰值和终值?
因为平庸的用户体验无法成就你。
设计服务蓝图核心就是让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配置你的资源,在关节点上的安排角色,保证整体服务路径不崩溃,尽量不压到用户的忍耐底线。然后尽量集中资源,打造体验的峰值,最后再做一个体验终值的美好小尾巴。
(注:以上「服务设计蓝图 & 峰值和终值」这段摘自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感兴趣的可以去购买梁宁老师的课程,非常精彩)
梦想训练营活动的服务节点
根据梁宁老师讲的服务设计蓝图这块,对照此次梦想训练营活动,从一个参与活动者的角度,就能很好的理解感受和看到以下的,梦想训练营活动的服务节点:
第一个节点:训练营的活动发布,报名参加,和工作人员的贴心提示
第二个节点:安排提供酒店住宿,到达活动酒店,走进酒店大堂那一刻
第三个节点:到达酒店各自提前安排好的房间那一刻
第四个节点:第一天到达晚上 分组后的小组长 组织 各小组组员面基开会的那一刻
第五个节点:活动第一天在酒店吃早餐那一刻
第六个节点:工作人员有序指引大家集合乘坐大巴车去博物馆那一刻
第七个节点:宁波博物馆上午的嘉宾老师分享会
第八个节点:活动总结及大合照
第九个节点:第一天下午自由参观博物馆的老师语音导览讲解
第十个节点:当天活动结束,分时间批次的大巴车接送大家回酒店
第十一个节点:晚上的音乐坊活动 这个超出我个人意外惊喜,对我而言更像一个大彩蛋
第十二个节点:第二天上午 行动派创始人,行动派琦琦的干货分享
(这个是我本人参加此次活动最为期待的分享环节,上午3个小时听的意犹未尽)
第十三个节点:第二天下午的分享会《目标行动力》
第十四个节点:第二天晚上的自由活动安排 和 交换来自星星的礼物环节
(大家来参加活动前都各自准备一份礼物,之后可以和不认识的伙伴交换礼物,非常好玩 感觉很有创意)
第十五个节点:第三天上午的分享会《3小时颠覆你的演讲力》
(寺昆老师的这场分享会,非常好玩和幽默,3个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和无聊,分享内容也是满满的干货)
第十六个节点:第三天下午的 梦想盛典环节 社群代表分享
(三位社群代表分享了一路走来 为努力做好公益社群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和故事 让人非常感动和佩服。其中,元气小行星分享了一句话,也让我印象深刻,在她四年坚持做好重庆伙伴圈社群活动之后,她说:“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
第十七个节点:第三天下午的 社群颁奖仪式
第十八个节点:四位神秘嘉宾分享
第十九个节点:行动派婉萍分享和总结
第二十个节点:庆祝社群四周年生日&梦想训练营结营仪式
第二十一个节点:除了提供活动三天的酒店住宿,最后还为后续离开的伙伴再多提供一晚酒店住宿
第二十二个节点:全程三天的活动,实时提供所有活动美照和相关视频
·梦想训练营的峰值体验是:为期三天嘉宾老师们的干货分享
·梦想训练营的终值体验是:庆祝社群四周年生日和结营仪式
此次2019年梦想训练营活动的这二十二个节点都不一样,活动的资源配置,工作人员服务和安排,嘉宾老师的干货分享等,都是基于这二十二个节点。给到参与者满满的惊喜和贴心的服务,以及十分愉悦感动的情绪。
回想2016年,我第一次去厦门参加《梦想盛典》时,当初就感觉活动体验已经很棒了,再对比3年之后的今天,这四年来,行动派的快速发展和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从一场一场的活动,一场一场的课程,大大小小,无一例外都是如此用心。在此,我也衷心祝福,行动派可以实现她的志愿,帮助更多更多的人。
收获·学习到的实操版的产品思维课
通过这次去宁波参加这为期三天的梦想训练营活动,除了收获主办方满满诚意和惊喜的活动安排体验,聆听了诸位老师们的干货分享,并且站在参与者“用户”的角度,还学习到了实操版的产品思维课。很感谢《梦想训练营》的主办方行动派,感谢自己能有机会收获这样一趟丰盛的学习之旅。
在做任何项目的时候,不论是设计一个好的产品,提供一次好的服务,亦或是策划一场大型公开活动等,都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产品思维。
联想回想到自己的工作,在做产品设计时,如果我能更好的站在用户视角,感受绘制好我们的顾客的用户体验地图,并针对用户体验地图做好相对应的服务蓝图,来安排好我们的资源,用我们当前所拥有的资源去配备好用户每个接触点,最终来完成我们设计提供的产品给用户带来的服务。
当然每个企业每个公司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我们也无法在所有环节点都能百分百达到或是超出用户预期。但我们能做的是在服务蓝图上更有创意的去给用户制造好峰值体验,在不突破用户的差评底线的同时,使用户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峰值和令人回味的终值体验就已经很好了。
最后,在设计产品提供服务时,用梁宁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总结:“与其更好,不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