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微信疯狂转发一篇文章,大概是关于人口拐卖伤天害理,应当判人口贩子死罪。此文一出,许多人都纷纷认同,并说出自己周围人的故事,影响力相当大。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拐卖他人儿女会严重伤害原父母的精神情感,甚至会导致一个家庭分崩离析的结局,使许多人不禁叹息。
后来我也想到了一个我的“周围人”,他是一个作家,他酷爱文学,写了本书算是倾注了毕生心血,但是后来发现被盗版了,即使赢官司得了赔偿也是让他的毕生心血付之东流。这其实也是一个拐卖案,有的人把作品成果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与子女别无二致,盗版商也算是个“人口贩子”。
那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说盗版应该判死刑?或者说对盗版没有那么厌恶?一是不够直接,拐卖是直接破坏他人家庭的,而盗版许多人认为只会给作家造成点经济损失,使用盗版的人也会因为诸多事宜心安理得。二是看不到,如果给你一百万元现金但会随机杀地球上一个人,会有多少人同意呢。二是盗版对每一个使用盗版的人来说微不足道,但对受害者却重若泰山。
一事的冲击也许不看事件本身,而是围观者的态度,但围观者又杀死了多少人呢?
大多数高校都提倡创新,提倡公平正义,提倡道德。但一个学校还用着盗版的Windows和Office等软件,这样的学校能有创新?一个学校政策只针对学生或一般学生而不针对教师和优等生,怎么会产生公平正义?一个学校的图书馆管理员因为喧闹者是高位者就不阻拦,这让道德情何以堪?
然而所有的当事人都没有负罪感,因为罪犯们抱团取暖,有一个人大声反对,反而死于一句:“你只能去适应社会,不能让社会去适应你”。
大多数公司都提倡效率、提倡节约,反而大公司是效率最低的,最浪费资源的,因为没有单独某个人会为效率低买单,资源的浪费看起来数量大,但分摊到具体个人却很少很少,每个人心里都在想:这件又不是我一个人造成的,当然和我没什么太大关系。
纳粹屠杀犹太人是如此,WG批斗是如此,当一个人杀人会紧张不安时,一群人的紧张反而成为理所应当。有时残忍不是心狠手辣,而是麻木不仁,是事不关己,是理所应当,是微不足道,是浑浑噩噩。唯有思考能解决这一切,而又有多少人愿意独立思考呢?
当阮玲玉留下句“人言可畏”而自杀时,可能“言人”们反而怪她自己太“玻璃心”。就这样,当“犯罪者”是这个社会所有人的时候,社会人会给自己找个安慰:心理有问题,是他自找的,精神病,换谁都会这样。
诸君是否在生活中听到过这样的话?
“不就是抄个XX吗?至于吗?”
“那谁谁谁都XXX了,为什么你还没XX”
“我就是骂了XX几句,也没发生别的事”
“这么小个事至于吗”
“这么点小事就别放心上了”
“别这么小气………”
平庸有罪吗?
谁审判平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