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是老家学校的外地校友群,李仙终于忍不住了。她开怼了,是的,她开战了,对于不尊重她的人,她做不到保持沉默,任对方的言语随意践踏。哪怕围观群众,吃瓜的人都好奇心爆棚,哪怕别人觉得她怪怪的,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李仙自己带娃,靠做自媒体支撑起这个家。这两天刚好需要一些老家古建筑的史学资料,她便在老家校友群里询问,怎么获取所需信息。热心的群友告知在某个网站有一个叫林东燕博士的人,他写的文章特别的系统详细,很有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很巧,李仙刚好有位同班同学便叫林东燕,同学非常优秀,只是多年忙于生活琐事,她们很少联系。她自以为那位校友就是同名同姓来自同个地方的博士,于是她随口便写这个博士是她的同班同学。

推荐的校友出面澄清了,表示这位博士比他的年龄还大,不是这一级的。于是又有一位喜欢怼人的校友说道,世界上的人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怎么这么自恋,说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呢?

一听这话,李仙真的气不打一处来,要知道两年前她刚进这个群的时候,就是这位校友说了一些很冒犯的话,于是她跟她打了个赌,看谁活得精。这两年,面对一地鸡毛,李仙憋着一口气,独自带着三个小孩,面对着几位亲人的重病及离世,她没得选择地艰难地撑起这个家。但李仙不容别人对她能力的质疑。

她开战了,就在她创立的公司成立的这一天,在群里开战了。

李仙把这两年她努力学习获得的证书摊开拍照作为证据,告诉那位群友,这两年她获得了什么,包括她的公众号,包括她创立的公司及目前的事业版图,全面开花。

围观的校友只是感到莫名奇妙,多便是好吗?

这样子一摊开,反而让人隐约的感到李仙的不寻常,或许情绪出现了一些问题。

公众号文上,李仙坦言自己的不容易,在多年的压力重压下,在疫情后感到身体的不适,包括情绪上的不适,看了心理医生诊断为重度抑郁,但她不甘输,寻求自救,半年多的疗愈,抑郁变轻度抑郁了。

苦难带给李仙的,除了生活的不易,身体上的疼痛,精神上的折磨,还带给李仙坚毅的信念,她能撑得下去,她用行动证明了这一切。

李仙一古脑地把所有的她想说的话全部的都说出来。群里突然之间多了几位新群友,大家是趁着吃瓜来的,看着群友越来越多,李仙戛然而止,终止了互怼。

她知道不与烂人纠缠,就是放过自己。

在之前那个围城里,她没有人可以靠,唯一能自救的,只有自己。

一想到这里,李仙释怀了,他关了微信将手机放在一旁,把注意力重新回归到如何把新公司做好的事情上。

李仙自顾自在群里“杀青”结束话题。面对群里一些新群友的继续发问,李仙也不再回应。

群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