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愿录》系列写作手记
没到九华山之前,只知道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这只是在字面上知道而已。还因为《地藏王菩萨本愿经》经考据不算作印度传来的经文而有点轻看的意思,现在忏悔一下,因为在九华山行走两日,踏过几处主要道场和茅篷聚落,了解到所谓肉身菩萨是怎么回事之后,就知道自己的傲慢与偏见有多严重。
个人觉得,关于地藏王菩萨的信仰,可以分为民间神话的一类,以及原始佛教修苦行的另一类,两者的存在与发展都有合理性。
历史上,可能这份经文确实是本土创造,后来的修行者将之组织成了方便法门,适应民间信仰需要,在本土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再加上历史上实有其人的新罗国来华僧人金乔觉,毕生修行推动了地藏法门,影响后世甚为深远,因此法脉之盛于今未断。
历史是人的因素合作塑造的,此话一点不假。记得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问答:研究历史,什么是最重要的?答曰:想象力。这番问答正好用来印证地藏菩萨在佛教史中的角色。
于是,九华山上下来,就锻炼起想象力来了,写了三个虚构,一个非虚构故事。除了人名金乔觉、李白,几个地名(凤凰松、柯村、化城寺等等)是实有的,其他尽是演义。编故事的兴趣越发浓厚,真是指着古人胡说八道,不亦乐乎。这时候文体也成了一个难以定义的东西,这些故事算历史?算人物?算小说?算游记?还是纯属一派胡言?……总之,故事是编出来的,各种心思却是用心用力,无非借古人发挥今人思想而已,看懂了,不妨会心一笑,然后两忘。
第一个故事:行愿录:行脚僧与白犬善谛
化城寺相传始建于东晋,围绕这个寺院有一个小小商圈,几百年内,俨然成为一个繁荣小飞地。据当地朋友说,这个商圈依托寺庙,繁衍生息不止,当地人其实都蛮富有,基本没有饥馑,这不同于其他山区缺少耕地就受穷。故事里那个施粥的店铺主人,正是当地居民的一个典型,对远方来客善意对待,让人宽心。
其实,金乔觉为何南迁到达此地,还可以追溯到一个渊源:南北朝时期起,新罗方向的僧人一直有向南朝建康(今南京)及周边行脚的传统。这里有一个曾经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建康圈子。唐朝的金乔觉只是有意无意走上了老一辈留学僧的旧路。
据说金乔觉从家乡带来一只白犬,名唤“善谛”,或“谛听”,颇能反映其主人性格:聆听第一,表达则处于末等。一种沉默的修行法门,止语,观照,无诤,也许外人看来是笨功夫,但却有踏实感。当然,从来不向外界表达,也无从印证什么,也许更多的修行者终其一生就是这样过去了,了无痕迹。
金地藏的影响并不是基于文字,而是他的行动性、草根性、平常性。不像后来宋元时期禅宗大盛时出的一大堆会话录、公案话头等等,那些禅师一个个都是话痨、段子手,深受读书人喜爱,而地藏根本不发言,只是修苦行,民间敬爱这位沉默的修行者,并不在其学识,有时还传闻些神通,让乡下人更添信心。比金乔觉早约七十年住世的禅宗六祖惠能,其实走的也是回归自然路线:“不落文字,见性成佛”。“上上人有下下智,下下人有上上智。”惠能在俗时也不识字,惟听经闻法矣。但是后面禅宗的发展就已多元化了,加上读书人阶层各种捣鬼,面目全非。
如今山上熙熙攘攘,仍然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往。也许与金地藏在时没什么不同。人们来山上烧香求财、求子、求名、求官、求姻缘、求健康、求各种好结果,只是从来极少有求证真果的,因为那就需要经历漫长的修行。人总是倾向于离苦趋乐,“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语出《红楼梦》),几千年下来,何尝有丝毫改变?
第二个故事:行愿录:枯槁行
关于枯槁行,可以参照佛本生故事的前期苦修情节,估计相去不远。传说当年有人见证,金乔觉在洞穴里苦修,身边一小罐口粮,基本是少量米粒掺进大量观音土。后来陆续有人向山中的苦修者施粮,才稍有改善。
过去,看佛本生故事,我以为佛陀六年苦修结束一个段落,似乎是说这种修行法的失败。今天回头看,却忽然明白了一件事:不经历这段苦行,不把自己的身心逼到一个极限,可能就不会出现后面的菩提树下证悟了!苦行也是通向圆满的路径之一啊~
关于苦行,大概很难让持有“不劳动者不得食”朴素观念的农家人理解。所以故事中的樵夫一家,虽然对苦行僧心存敬意,也不容易认同他们的生活方式。毕竟在温饱线上沉浮的人,除非慧根独具,很难有灵修的意向与动力。对于孩子小兰来说,长大后在世俗找到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否则游离于系统之外,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第三个故事:行愿录:青莲居士
历史上李白是否到过九华山,已不可考,是否见过金地藏,更不可考。所以完全是演义。李白一生并无宗教皈依情结,虽则当时潮流的修仙问禅他也都积极参与。偏偏是这样一个对一切怀着积极企图的人,总想“天生我材必有用”,却落得“风光落魄”,潦倒晚年。无论天才庸才,走尽了一生的道路,都已无法回头。编排李白与金地藏的月下桥畔相见无言,当然纯属想象而已。
一个人如果到老时,离死亡愈来愈近,却没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死亡观”,自然很不划算。更凄惨的却是,一个人临命终时,却发现自己原本的信仰帮助不了自己!多少人就这样带着不甘心离开此生!
第四个故事,不算故事:行愿录:凤凰传奇
因为基本是事实,我只是用提问的方式把事实列举出来。留恋世俗的人或者会觉得弃绝世俗的出家人可怜,焉知对方也对自己有着怜悯呢?到底谁怜悯谁?谁是谁的拯救者?或者,并没有谁在怜悯,没有谁在拯救,大家都只是渡过苦海,罢了。
(这一篇收到的反馈是:“写得有点乱”、“穿越得太快”。也说明急就章的东西匆忙发出能让读者明显感觉到写作的节奏不同。记取教训。文章放在手里“冷却”的时间还是要保证一天以上。)
没想到九华山一行,能迸发出这么多故事来。在山脚乘车离开那日,云雾笼罩山岭,一切如常。当地人说,此地一年中倒有180日以上是雾雨天气。难怪山上长年苍翠欲滴。
心中忽然闪念四个字:常、乐、我、净。
佛教真的一点也不神秘,也许是最亲近普通人的宗教之一了,寺院大门敞开,不拒来者,去者,亦不留。凡人如果入门,会发现修行者的心地是澄澈的,有如当年的佛陀被形容为:“深不见底的清澈之湖”(语见《阿比达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