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机会聆听史老师的课很高兴。史老师从四个方面讲到如何让孩子们喜欢语文。第一,激发兴趣,在情境中爱上语文。第二,夯实基础,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第三,联系生活,在活动中玩转语文。第四,大量阅读,在积累中提升语文。史老师在讲解汉字的时候,方法独特有趣。她将自己对汉字的理解回归到儿童,用儿童喜欢的、乐于接受的、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方式教给学生。只有让汉字的意义感受和儿童已有的经验相呼应,识字才能真正走进儿童心里。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激发孩子们从小对语文的热爱之情,帮助他们打好生命的底色。教学中要根据文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只有提高孩子们对识字的兴趣,才能使孩子们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童真无邪,喜欢布偶,爱交朋友。教学时,老师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宝宝”,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就唤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起来。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教师在教学时应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如,教他们唱儿歌、与他们交朋友等,这样就能把枯燥的识字教学课堂变成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既能减轻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