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坟而论

图片来自网络

苍松翠柏,郁郁青山,曾掩多少英烈遗骸。其抛妻弃子,舍母离父,血染疆场,马革裹尸,至于年幼之子死且不知其名姓,而设其灵位、立其墓碑,何为?不过以三尺之穴盛其骨灰,半方石壁铭其所属,以记死者之英事,扬志士之英威,恤生者之悲怀也。其大义所以不为后世所忘,且凝于国人尚武之精神者,皆出此一抔黄土,方使热血男儿能于国难之际不顾安危,慨然赴难。

扬扬黄土,溢溢沙堆,亦埋千万百姓尸身。其生之艰困,活之简贫,躬耕垄亩,糊口亲人,常于在世之时十里不闻其家身,而草就苇席、垄土为堆,何也?惟以三尺白绫绕其尸骨,半截柳木围其坟茔,以记其所出所归,语高邻其人已殁,示子女家归亦不可再睹亲容。其亲情之为永志于心者,亦在此一抔黄土,方能令远游赤子于祭奠之日不忘根本,虽千里无怨,毅然归省。

然红头一纸、赤印一枚即令各地平坟迁椁。祖宗头上动土,不免鸡飞狗跳,官说官理,民申民怨,唯暴拆之外官民之间似难存共识。何其谬也!

死者不与生人争地,此论常为有司所据。然浩浩华夏,纵横千里,岂无身后葬身之所?耕地红线之不守,岂在几处孤坟?国人民生之困顿,亦非祖先所愿。若平几处坟茔,即可令民业振兴,祖宗泉下有知,棺椁必怦然震响。城市围村,千顷良田为征,未见红线之为缢。补偿之资仅可濡牙,然贱买贵卖,价差尽付虎狼口。土地之不守,责不在死者而全在人性之贪婪!不分皂白,蛮施暴力,祖宗百年栖身之处化为尘埃,民族千年文化传承夷为糟粕,岂不大谬!其贪其暴,利字难脱!

厚葬死者莫如生前孝敬,此论前提即厚葬死者生前必不孝敬。人生而子女不孝实为憾事,然父母亡故而不肖子孙弃其尸骨于沆瀣者亦鲜以为见。生前不孝之事或存,然因厚葬而不被天下所指者殊不多闻。道德伦理已如咒箍,隐隐勒于发际,除奸佞之人孰无敬畏?若无对祖先之敬仰,何来生者道德之常守?若无道德之常守,忠义廉耻之说岂非流谈?而国法焉存?

死者难与活人争高下,然其魂魄决非三尺黄土可消弭无形,其魂已化作国人传统,其魄已顺入民族文化。人死固然无痕,百年之后骨殖难辨,然香火之气袅如炊烟,而后辈一饮一饭未尝忘却先人之精神,此非一坟之功也?。

或有言,西人不事祖先而国运亨通却在吾邦之上。然国人之精神系于祖先崇拜,其与西人决然不同。国人崇敬祖先,故死者为大;西人信仰天堂,故死即赎罪。而西人之于祖先亦非埋之即忘。萋萋绿草、苍苍青磐,其祖先之墓赫然成列,历史故迹保护亦远胜吾邦。海堤河畔、花前柳下,先人之字刻于长椅,以供后人疲累之时暂歇,岂非昭示其祖先之荫庇千年不绝乎?

诚然,土地之于民生,其重绝非鸿毛,亦有铺张之人以先人墓阔而为誉。然此等之人绝非寒门,若以之错而惩芸芸众生,岂无脱靶之虞?进而平其祖坟,辱其门第,断其祖根,怎能不激其愤?诚望有司以民为本,一刀切下勿留血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憨山大师著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妙行如涣阅读 35,411评论 6 39
  • 三餐 与平常一样 其实花生米本来可以不吃的,就是觉得太无聊了,太无趣了,嚼起花生米来,希望给生活增添点乐趣,却发现...
    455be9e96fab阅读 237评论 0 0
  • 很多年前,我们写字的时候,是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很多年后,我们打字的时候,是指尖在键盘嗒嗒作响。 有一天,我惊觉自...
    简微柠Jean阅读 306评论 0 0
  • 不知不觉,时光流淌 热闹过后的沉寂 偶然间的沉思,回忆 想遇见脑海中曾今的你 梦里已是虚无 于是沿着曾今你走过的路...
    无边之界阅读 2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