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力速成法则
当我们没有毅力时,也就是我们不爱做当前正在做的事情时,当我们坚持不下去时,那一定是对于当前正在做的这个事情产生了反向的预见感。当有反向的预见感时,学会瓦解这种反向的感觉,采用减量或分步骤的形式,如果当前所做的事,在我们的理性上是认同,则我们会获得一种立即想做这个事情的冲动。这是在事前的处理。
当我们开始有了继续做事的动力,开始去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时,我们就会不断地收获到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一种愉悦的感觉,在这种愉悦感觉的驱使下,我们做事将不再感到枯燥和痛苦,行为导向机制会继续不断地推动我们做更多这样的事。这是在事后的处理。
我们认为,只要处理这事前和事后的问题,就能解决做事没有毅力的问题。
这就是毅力速成法则,这就是坚持下去的奥秘 。
整理屋子的预见感和成就感
有这样一位仁兄,他住单身公寓,虽然房子不大只有一间,可却也懒得打扫。记得我第一次上他家,整个房间铺天盖地的杂物,我站门口都震惊了,我从没有见过那么乱的房间,我甚至站着仔细观察了半天都无法分辨出他的睡床在哪。
我问他为何不整理下自己的房间,他不好意思地冲我一笑说,他不是没想过整理屋子,也尝试整理过好多次,只是这屋子里的东西太多,整理起来太难了。每件物品都要仔细考虑要和什么东西归置在一起,有些东西还要去决定是否扔掉,实在有点太费脑了,对他来说整理东西是一件很难的事,他曾经尝试整理了多次但都半途而废了。以后只要一想到整理这屋子就觉得是件难而且又很麻烦的事儿,就更不爱整理了。
我告诉他,你不要想着一次把全屋子整理干净,东西多整理起来是种大麻烦,大困难,这会产生反向的预见感,但是你可以先从整理一小件东西开始。然后下次想起来有空再整理一件,但是记住每次先只整理一件。
他按照我的方式去做了,当即就把地上的一个空瓶子扔到垃圾筒里。然后说,只整理一件很容易,而且做完感觉屋子整洁了一点。
我说,每当整理完一件,你的屋子就变得整洁一点,乱的东西就会减少一件,要好好感受一下这个成就感。你就按这样做,下次有空想起来,再整理一件。
那之后他就按照我所说的去做了,每当他在上厕所回来的路上就会整理一件东西;在看电视剧结束播放广告的期间,他也整理一件东西;有时在电脑前玩游戏了,也会起身来整理一件东西.......就这样利用碎片化时间来整理,如果是周末整天呆在家里的话,一天可以整理好几十件的东西。
他这样做不久后,当我再次去他家的时候,再也看不到以前那杂乱无章的感觉,感觉他的屋子好像换了个主人似的。而且以后无论我什么时候再去拜访他,也都能看到一个里边一切井井有条的屋子。
他说,刚开始按我所说的方式去做三天后,就似乎对整理屋子上瘾了,现在一想起整理屋子就有点兴奋,完全不再像以前那样感觉麻烦,而是感觉到整理是件开心的事儿。他似乎已经养成了整理屋子的习惯,现在一天不整理感觉心理就难受得很。并且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平时他工作所用的电脑里边的文档也如同他的屋子一样,杂乱无章,他也依照我所教授的方法整理他的电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整理屋子是件麻烦事,我们的行为可能会被行为导向机制所抑制。但是当我们将一次大整理化分为一件件的小整理,把原来的麻烦事变成简易事,瓦解了预见感,而整理一件东西基本不会失败,是很简易的事,每整理掉一件东西就会感觉屋子整洁了一点,则我们的大脑就会在这个行为之中体验到愉悦感、成就感。
当我们不断地在一个行为而感到愉悦与成就感时,坚持就不再是难事,我们甚至还会因此渐渐地对此行为变得上瘾,从而爱上这个行为。
流水线的作业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如果你的工作让你厌倦了,烦了,譬如每天晚上一想到明天要上班就觉得痛苦,而想到快周末了就感到快乐。这种情况,则是你的预见感出了问题了。我们可以修正我们的预见感,瓦解不愉快的预见感,或者多为自己的工作创造一些成就感。
我有一个朋友在电子厂做主管,电子厂的流水线都是机械化流程,每位工人安排做一个任务,有如装箱打包的工人的工作就一天到晚不停地将产品装箱,拧螺丝的工人一天到晚不断地在拧螺丝。这样的工作很枯燥,很多年轻人来做了没几天就受不了这种单调的活,要辞职,工厂人员的流动性很大。
我向他推荐这个方法,培训一下工人:比如在装箱前,一个箱子装20件产品,没装好不能停,但是如果一个箱装好了,则可以稍微停顿一下,放松一下。而如果装了5箱、10箱后,则可以稍微停顿久一点。使用了这个方法,工人的工作从原本的机械式的动作变成不断地有小目标要达成,由枯燥乏味逐渐地变得有成就感愉快起来。心情愉快了,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在运用这个方法几个月之后,许多原本想离职的人留了下来,工厂的人员流动降低了很多,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
在枯燥的工作中,给自己创造一些小目标,则我们就会不断地获取成就感,则枯燥的工作将逐渐变得愉悦有乐趣起来。
瓦解疾病给我们造成的预见感
感觉是对比出来的。比如超市有件衣服她打折后的促销价是498元,超初看到这个价格我们可能并不会觉得有多便宜,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了它的原价是1998元,这一对比马上就能感觉到这件衣服便宜了好多,商家很懂得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
感觉是对比出来的。生病了,如果知道这个病可能不太好治,会感觉很痛苦。这种感觉是由原本健康生活和现在的病痛生活相互对比,相互交感得出来的结果。比如想到之前自己的身体一直健健康康的,连医院都没来过,但是以后的生活,可能经常都要吃药去看医生,就感觉到痛苦无比。
就如同水从越高的地方落下之后,冲击力就越强一样,我们的心里世界的感觉也是这样子,如果对比的反差越大那么痛苦的感觉就会越强烈。因此,减少痛苦的感觉,我们就要减轻对比的程度。
而要减轻感觉的强度我们可以降低我们的目标,采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方法,不想长远。立足当下,只解决当下的问题。
比如一个病人在病痛来临的时候,就吃点药,让自己感觉舒服一点。只解决当下的问题,这个就是瓦解预见感。不要想太长远,否则痛苦的感觉会太强烈。
得了疾病之人,除了身体上的痛苦,往往还伴有强烈的心理痛苦,这种心理上的痛苦往往是我们想得太大,想得太长远所导致的。但是我们生病在身体上已经够痛苦的了,何必还要在心理上再强加一套心理上的痛苦呢?这肯定是不明智的做法。
许多研究表明,病痛很大一部分是精神上的压力导致的,许多得了绝症之人,不是病死的,而是在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之后被吓死的。
许多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没有了继续坚持活着的勇气。
其实许多疾病它本身只会给你带来可以承受的痛苦,要学会应对和疏导我们的心理。当病痛来临的时候,吃药就能控制和降低我们的痛苦,这就可以了,以后每次再来临的时候,我们选择降低我们的痛苦就可以了。你要相信许多疾病,现在这个阶段治不了的病,也许五年后十年后就会有新药出来就可以治疗,要保持良好的预见感。
知道痛苦是对比出来的。那么我们只需要关注于当下,不要想的太长了,何必让预见感的缺陷难来为难我们自己呢?觉得那么痛苦,预见感的缺陷所导致也。
疾病上的痛苦有很大一部分是预见感导致的,是一种心理痛苦,只要学会瓦解预见感,则将能减轻人们的痛苦。
让我们坚持活着。
爬楼案例
我家是个农村的两层小楼。地面一层,中间一层,还有一层天台。那么从地面这一层上到天台,中间要经过两层的楼梯。每当刮风下雨或天气炎热的时候,外出不便,我喜欢上上下下地爬楼梯来锻炼自己的身体。
从地面这一层上到天台,再下来回到地面,我称这为爬一趟楼梯,一趟相当于爬上两层,再走下来两层。如果我这样重复爬十趟的话,就相当爬上20层楼,再走下来。
我觉得如果要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每次至少要这么地爬上爬下来个10趟,爬到浑身出大汗为止。这中间爬楼的过程是极为枯燥和无聊的,因为这座楼我住了10几年了,这里的每一个物件我都无比熟悉,没有一点新鲜感可言。
我开始曾坚持爬过好几次的10趟,但往后如果还想爬的话,往往没爬2趟,就觉得又无聊又累,想放弃。而后每当想起这个爬楼,就会觉得是件苦差事。
爬楼梯,往往还没爬呢,心里就觉得累,这是预见感是反向的缘故。
可是自从我领悟了这个行为导向的方法以后,事情就有了转机。
每次当我不想爬的时候,没毅力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我只爬一趟,那还会累吗?我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我大脑中的潜意识这时很明确地和我说,那太容易了,我心里立即能感觉到一丝的愉悦!于是我就开始爬第一趟,当然,我是真的有这个打算,就是如果爬第一趟也感觉到累的话,就真的只爬一趟。
通常地,第一趟往往是很容易地完成了,丝毫不会觉得累。于是我接着想,照这样下去,其实如果爬三趟,也是很容易的,于是,就迈开步接着爬三趟。
由于爬楼梯最好是需要连续地爬,以达到强度,从而达到锻炼的目标。因此,爬楼梯不能像背单词一样进行分组。这时我们可以采用计数的方法,来让自己体验到成就感。
通常在爬楼梯时,我会准备一支粉笔,每当爬完一趟楼梯时,就快速在地上写‘正’字来计数。每当爬完一趟看到这个计数的正字时,就代表自己已经爬完了几趟,这会获得一种成就感。
等爬了三趟,我就又会想,爬3趟不至于会累死,我过去每天都是爬10趟的,今天最好也能这样。
于是接着第四趟,如果这时开始感觉到累,我就会想,为什么我的大脑要感觉到累呢?我的体力完全可以支撑爬十趟的,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一点问题也没有。把这个问题抛给大脑,使它有问题可想,不至于只关注到累。
于是,第五趟,第六趟,第七趟....
每当我再次感觉到累的时候,我就又会把问题抛给大脑,我的体力完全可以支撑爬十趟的,为什么会感觉到累呢?大脑往往是给不了我答案的,因为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累,它无法回答。
感觉到累是一种大脑的思维活动,我们的大脑主意识有个特点,每次只能思考一个问题,思考这个问题时,就不能同时再思考另外的问题,这是这个抛问题给大脑方法的诀窍所在。感觉到累也是一种思维活动,当我们让大脑思考为何爬楼梯会累时,它会不能同时再感觉到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个方法一般来说只适用了体力运动,而有如背单词、思考写作逻辑等这类脑力活动因为同时需要思考则不适合。
于是,就这样坚持,快爬到第十趟了。
每当,任务快完成的时候,我们的心理往往会产生一种要解放了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来属于预见感,之所以会有这种愉悦感,是因为感觉到爬楼梯累,反差导致的。你这时越感觉到愉悦,那么会导致你以后在预见感上会觉得爬楼梯越累。所以这种要解放了的这种愉悦感,最好不要去感受,我们要控制住自己的心情,保持心情的平静,尽量不去体验这种愉悦感,保持轻松心情即可。
终于完成了爬十趟,任务完成了,获得了任务完成的成就感。
这时,我往往会想,任务完成了,可是如果我再爬一趟,挑战一下自己,11趟的话,让今天的任务完成得更完美一点。
于是,我往往会爬11趟。
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则漫画,说一头驴拉车,可是驴经常不走,于是赶车的老农就想了办法,在驴的前面挂一个胡萝卜。驴看到这个胡萝卜,想吃,就会不断地向前走。
行为导向的方法,就好像驴一样前面一直放着一个胡萝卜,为了前面的成就感,驱使我们不断地向前。
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这难在哪里?其实往往就在于开头这一步,由于还没开始爬楼,我们的预见感就先感觉到累,迈不开步。其实只要我们能迈开这第一步,后面的事往往就只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以上这个方法也同时适用于在操场上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