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群里有人对社会某些丑恶现象进行抨击,引来一个相反声音,说抨击的人是投射了自己内心的丑恶。对此,我并不认同。
投射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应该说,这个概念本身没问题,它确实反映了人的某种心理表现,现实中也经常能觉察到自己身上或观察到别人身上的这一现象,问题是,有些学习心理学人士太喜欢用这一概念了,把它当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套用在现实中的一切现象中,就象上面的例子,就显然用错了地方,因为现实中确实存在丑恶现象,你不抨击它也现实存在,你不能说它是你抨击出来的,更不能说是你内心的丑恶投射出来的,尤其是善良之人,肯定不能接受这一说法。
当然,人性中有丑恶一面,这个丑恶一面也适用大部分人,但这只是一面而已,别忘了还有另外一面,也就是善良的一面。如果把人简单划分,可以分成三种人,君子、小人和普通人,普通人占人群的大部分,对于普通人来说,心理上有时表现出善良,有时表现出丑恶,由于社会道德观念的影响,善良的时候也许更多一些,不能说有时丑恶就抹杀善良,而且心理上的丑恶也不必然表现在行为上,我们不能因为有某种心理就断定一定有某种行为,在评价社会现象时显然是在评价行为,而不是心理,不能因为有某种心理就抹杀是非,混淆是非。
从另一方面说,人在抨击现象或者批评别人时,虽然免不了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但是否就一定是投射呢,显然也不一定。因为只要是具备健全自我的人,都会分得清主观还是客观,其判断一般都是建立在各种信息基础上,而不会想当然主观臆断,尤其是具有正义感的善良人,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的判断和丑恶内心导致的投射应该还是容易分得清的。
所以,滥用投射概念是有问题的,它只是说明某种现象,只能适用于某个情境。我们应该明白,很多概念都是这样,都只是说明某种现象,都离不开一定的背景或者说限定,千万不要把其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