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生的事

人生,本就是一场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旅程。

读书能有什么用?我曾经也这样困惑过。

这是一个世俗老套路了,我被这样的问题困惑了大半生,但其实,我还是很年轻的。

因为年轻,因为对人生感到迷茫,直到有一天,在知道曾师之后,感觉他一定能让我把我拉出井底,所以就屁颠屁颠地厚着脸皮来跟他学习,还好他没有嫌弃,或者说还好他当时没有嫌弃,因为曾师带弟子的标准很高,所以每次回首的时候,内心常喊好险、好险。

跟着曾师学习的期间,他讲到有这么一句话:读书何所求,将以明事理!那一刹那简直拨开了我心中的云雾,就像走出房门踏入了阳光。于是,对于读书有啥用这一世界性疑惑就不再有疑惑了。

对啊!读书能有什么用?它能让你当官?它能让你成为亿万富翁?不一定。但是,不管是当官还是老板,在你年轻的时候,读书唯一能让你和他们平等的就是明事理,所以趁着年轻,多读书,多读传统经典,你说难懂,那就多看译文。至少才华这方面,你可以超过他们。

别懒,不然,连明事理你都在他们的平等线下。多读书,别停下来,如果说,二十岁人和人的区别还不大,那么三十岁的时候,差别很快就体现出来了。

康熙皇帝常说:读书明理,至关重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这句话我觉得太精妙了,它把读书明理后的作用过程都给你讲出来了。我们有时候对身边的一些事情感知飘忽不定,不是因为我们这个人怎么样,而是对一些事物的是非曲直自我判断把握不定,没别的,书读的少。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读的少,道理掌握的少。无字之书就是你的经历感知,经历少时也没事,可以通过花较少的时间去读前人的书籍,吸收前人的经验,弥补我们的经验感知不足。有句话叫:必读昔贤之书,参考近人之说,便是此理。

读书它能够了解人的贤能和愚昧,遇到事情就会明白其中的利弊得失,再结合自身的经验感知,就能做出于自身或者于众人比较合理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把爱读书的习惯养起来。什么事都可以有贵贱老少的分别,只有读书没有,读一卷书,就会有一卷书的收获:读一天书,就会有一天的功效,一年,每年……润物细无声,效果无法想象。当然还有,你得注意读能增长个人涵养的书,除了专业书籍外,只要不能长养你涵养的书,都是浪费你的时间。

又因为书海中并不是所有的道理都是真理,都是正确的,有的只是一些作者的个人偏知,受限于他个人的修养与经验,因此需要我们从中认真筛选斟酌。

当然,很多即使是正确的道理,也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并非放之四海皆准,不应盲目崇信,还应当通过事实去检验。这不是我说的,是康熙皇帝教育子孙们的时候说的,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上面的话,准没错。然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是明理,一个是检验真理。

我们的毛主席在战争年代的时候,靠着自己的双腿走遍了全中国,没有一天放下过书本,包括敌人打到了眼前,他在指挥战争的时候也没放弃过读书学习。因为时代的“特殊照顾”,后面就有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读书吸取了世间道理,然后行万里路去检验它、感知他、体会它,再反充书上没有的道理,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的互补,最终在历史的长河里融合出了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毛泽东思想。提笔安天下,跨马定乾坤。重要的是,我们的老一辈伟人们,一直到老都手不释卷。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剩下的还需要大家自己用心去品读。自古名士多恋酒,未有神仙不读书。好学才能上进,人依靠学习而成长,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所以,记得平时多读书,有条件了就多去不同的地方,走走看看,行万里路,读读人生的无字之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念高中时,常听班主任提起一位学姐,她几乎不跟周围的人说话,没什么朋友。 直到高考,她考了全省前十名。 市里去拍摄宣...
    安果果Lily阅读 2,241评论 0 4
  •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但是,现在读书对很多人来说成了奢侈品。 相对于书本上枯燥的知识而言,我更喜欢简短的故事或...
    逐云追梦阅读 4,790评论 11 11
  •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
    晓叩阅读 5,875评论 0 1
  • [22天剽悍读书营]打卡 2017年12月24日,day9《有料》第八遍。 心得: [第一篇取料] 有料总分三大篇...
    东方踏痕Q阅读 2,750评论 0 0
  • 与父母链接第八天作业 回顾与父母过往的互动,你有着什么样的未了情结,或你觉得父母有怎样的未了情结。 每一个未了情节...
    婉彤心语阅读 1,631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