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去年微信名叫“慢慢”,我猜这应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用来形容自己,她就是慢性子的人;另一种是表示希望,希望过一种慢生活。
同事儿子在成都,她说成都真的是慢生活,暑假在那里,九点半之前菜市场都没有人。不知道这是不是夸张的说法,反正我慕了。我就是不喜欢早起的人,晚上睡前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第二天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
学校开设课后辅导,分两批因材施教。一批集中在培优室里拔高,一批留在本班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羡慕第二批孩子,可以坐在一起将没有背完的课文背完,将来不及记诵的美段摘录,将没有弄懂的知识点再琢磨……
今天有一位第一批的娃,申请回到了班级,放弃培优,因为他听不懂,只是在熬时间。
听不懂,那就慢一点吧。
下午两节课过后,花了两个小时将三个人的办公室卫生彻底打扫了一遍。上次拖地好像是上个学期的事了。每次一堆事,分个轻重缓急,打扫卫生总是放在最后。一旦事情做到最后,累了就想卧沙发里一动不动,打扫卫生自然就流产了。
今天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是别人享受不到的。以后只要时间许可,还是自己打扫为好。
可是今年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女儿的网名又改为了“kuaikuai”。这次,莫不是对自己表示希望:希望自己能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