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这几年,每隔一段时间,焦虑就会成为热门话题,在网络和现实中刷一波存在感。
如果焦虑是一种病,我们都病得不轻。朋友,今天你焦虑了吗?哈哈~
我们每个人都有对自己身份的焦虑:
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在自己内心,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我是功成名就,还是默默无闻?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但是,我们可曾静下心来认真审视这种“身份的焦虑”呢?
才子作家阿兰·德波顿做到了。
他在《身份的焦虑》中,引领我们直面内心焦虑,探究身份的焦虑之来龙去脉,通过援引大量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的观点,抽丝剥茧地剖析身份的焦虑的根源,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这种焦虑的途径。
作者:阿兰·德波顿
译者:陈广兴、南治国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本书可不是硬核的学术著作,没有高深莫测的术语,没有不明觉厉的概念,而是用通俗有趣的语言,解读了“身份”的前世今生,我们为什么会为“身份”而焦虑,以及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克服这种身份的焦虑。
概括起来,作者认为,焦虑起因就是:
1)渴求身份
2)势利倾向
3)过度期望
4)精英崇拜
5)制约因素
作者看来,归根结底,身份的焦虑,其实质是对爱的渴望。
我觉得更直白的表达就是:我焦虑,我存在,我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对于身份的焦虑,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
1)哲学(理性循世)
2)艺术(绘画尊重)
3)政治(身份理想)
4)宗教(众生皆苦)
5)波西米亚(心灵态度)
就是说,成功是,成功的方式不止一种。
阅读提示,读这本书时,德波顿的渊博知识一定会让你印象深刻,典故信手拈来,点评风趣幽默,让你在会心一笑和点头称赞中深刻理解“身份”究竟为何物;
还有,阅读过程中,你会渐渐发现,许多约定俗成的看法、根深蒂固的认知、深信不疑的理念,在你的内心开始动摇,轰然解体。
以下,我摘录了书中部分精彩观点,并附上了自己的感想,分享给大家。(加粗部分是文摘,正常字体是我的感想)
1)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
身份的焦虑并非如“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么纠结,我们之所以深陷其中,是因为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
2)身份的焦虑是何时产生的呢?历史证明,社会保障了生活的基本需求之际,就是身份的焦虑滋生之时。
温饱之前,是生存的难题;温饱之后,是身份的焦虑。
3)承认焦虑的价值,并不妨碍我们同时对此进行质疑。我们渴望得到地位和财富,但其实一旦如愿以偿,我们的生活反而会变得更加糟糕。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
适度焦虑,会督促我们进步。过度焦虑,让我们手足无措。欲望适度,能够让自己进取。欲望过大,让我们无法自拔。
4)过多地关注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
我们不能不关注他人的看法,毕竟人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我们又不能被他人的看法所左右,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
5)有些人的生活胜过我们千倍万倍,但我们能心安无事;而另一些人一丁点的成功却能让我们耿耿于怀,寝食不安。我们嫉妒的只是和我们处在同一层次的人,即我们的比照群体。世上最难忍受的大概就是我们最亲近的朋友比我们成功。
说得对,没毛病。关键是,怎么破?让心胸更开阔?让格局更宽广?比别人更优秀?还是自己跟自己进行比照,成为更好的自己?
6)同社会体制和生产进步一起伴生的还有一种全新的理想——每个人都深信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深信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去实现自己的任何理想。
我们生而平等,却活得不同。我们都可以努力追梦,但是最终的结果也是因人而异。
7)我们所期待的远超出我们祖先们的想象,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挥之不去的焦虑——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吗?并不尽然。可能会是,欲望就有多复杂。
8)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用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
身份的焦虑,或许就是成长的代价。没有谁能一劳永逸,生活总会在不同时期给我们出不同难题,我们唯有去逐一克服种种焦虑。
9)对死亡的预见能够使我们追求我们内心中最渴望的生活方式。
向死而生,才会生如夏花绚烂。
10)如果从1000年的角度来看待我们那些渺小的身份焦虑,我们将会非常难得地认识到自己的微不足道,从而获得心情的宁静。
不禁想起了《一千年以后》的歌词:一千年以后...世界早已没有我...所有人都遗忘了我...放任无奈,淹没尘埃...
11)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才能证明生活的成功。
快乐是,快乐的方式不止一种。成功,也是如此。
谢谢你一直看到这里。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