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收入是你最亲近的六个朋友收入的平均数,这就是圈层的力量。
很早就关注了小马宋的公众号,可能有的同学不知道他,简单介绍下:小马宋,独立战略营销顾问,现在是罗辑思维营销外脑,小米生态链企业顾问。曾任暴风魔镜创意合伙人,第九课堂联合创始人,暴风影音高级市场总监。
在2017年他出版了本书《朋友圈的尖子生》,他在这本书中写了他的一些朋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这些朋友包括:
暴风集团CEO冯鑫
亚洲吃面公司创始人胡传建
百度副总裁,公众号李叫兽创始人李靖
马大娱乐创始人马佳佳
投资天才马文亚
搜狗输入法之父马占凯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
神奇少女,最年轻的新东方校长杨超
星空摄影师叶梓颐
乐纯酸奶创始人刘丹尼
青山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倩
知名自媒体剽悍一只猫
魅族市场VP李楠
果然牛人的朋友圈里面都是牛人,其实在书中作者也以他和罗振宇的认识为例,告诉的大家如何与牛人去建立联系:
1.初次见面的理由(如罗胖见面会)
2.建立联系的理由(如合作出书和节目策划)
3.持续见面的理由(“甲方闭嘴”这个活动持续了大概5个月)
我感觉作者在写每一位大牛的时候其实都有侧重,都有突出每个人主要的一个特点,脱不花式突出她的人际关系方面、李靖是突出他的专注、马文亚是突出他的金融能力......
其实,还有一点感触比较大的就是父母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的重要性,书中提到的绝大多数人的家庭环境是不错的。有的人的父母拿来给他买书的预算,经常接近当时家庭购买食品的预算;有的人的父母能够勇敢支持孩子的决定,并提供物质支持,而不是束缚住他们;还有的人的父母能在20世纪80年代就带着孩子到处旅游,增长见识。
从书中摘录下来了一些建议带给大家:
1.差异化的身份能够帮助获得流量
2.人不要去让来别人教你,你也不要仅凭经验,当你被逼到一个窘境的时候你只要去想这件事情的本质和目的你就能想到方案。
3.李倩:第一,要找到好机会,选一个好的机会比你整天自己去拼勤奋、努力重要的多,机会一定是最重要的东西,这是第一个建议。第二个建议,做任何事情,都不要为了做而做,而是要想清楚你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在职场上,你做任何事情都要明确目的是什么,以及这件事情是不是你现在操作的最短路径,最短路径实际上就是在节约时间,就是高效地把你的成功思路加快。要寻找最短路径,这是第二个建议。第三个建议就是不要去看太多人说的,因为大部分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
4.永远购买价值被低估的东西。
5.在你花每一分钱的时候,问问自己的内心,你买到你想要的东西了吗?还是只买到了别人觉得你应该要的东西。
6.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来研究问题,而不是通过你的直觉,因为直觉往往是错的。
7.马文亚:我对他们的建议,就是当你想到一件事的时候,你一定要每天做点什么,这是一个把多的目标变少的一个过程,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大目标化小的过程。第三步就是去做,每天都要去做,你每天晚上都要问自己,我今天哪里做得很好,哪里可以做的更好?
8.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最好的方法不是去教育,而是去嫌弃。
9.如果你跟周围的人陷入了同质化的竞争,服从于一个KPI体系,几乎是永远挣脱不出来的,不论你有多高的能力。因为那就会变成纯粹的智力和体力竞争,而纯粹的智力和体例竞争就跟价格站一样。
10.当你的社交圈子丰富之后,你做任何事情,遇到困难了,都可以想,我认识谁?谁能在这件事上给我提供帮助或者指导?然后一件事情就很容易解决。而所谓工作,无非就是你帮助公司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想学好一项技能,必须具备三个关键要素。第一是数量,量是基础。第二是多样性,一定要非常杂。第三个是极致,极致就是你要学就学最顶级的材料,就是要多和高层次的人士接触。
12.你之前走过的路确实会影响你日后的道路。
13.冯鑫:至少一个月一次,一个月问自己两件事情,第一,你在这个环境里,它允不允许你创造,还是他们就让你去做一些机械工,如果它不允许,离开他。第二件事,你问问自己,这个月你干的活里边,有没有50%到60%在创造,还是说你只是麻木不仁,人云亦云地靠惯性这么做了。
14运气是可以自己创造出来的。
15.人们掌握信息的差异实际上是这个社会存在差异的根源所在。
16.担心未来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现在可以做什么事情改变它。
17.让别人觉得你有价值,这是未来发生连接的关键。
虽然这些大牛的成功路径是不可复制的,但从他们成功的经历里面我们应该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或者是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而这应该也就是作者想要传递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