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绵阳市南的吴家镇,及其毗邻的新皂、关帝、杨家、丰谷等几个乡镇,大致就是古绵州富乐乡(民间以方位简称南乡),清代绵州吴家,即定居于此。
绵南吴家,世居福建龙岩州漳平县永福里,清雍正年间,始迁江西赣州,再迁四川简州(今简阳),三迁绵州,定居于富乐乡。吴家以农商为本,子弟簪缨相继,是整个清代绵州最有实力的家族之一。“务本而仕,耕读传家”是吴家家风的集中体现。
一、三世潜德
吴家迁入四川的前三代,分别是吴麟魁、吴良才(字善周)、吴秀琳(字延熙),从三代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的大家族,祖上是“有故事”的。吴麟魁有一个响亮的好名字,却没有赶上好时代。清初闽浙沿海地区,坚持反清的前明武装力量还没有停止抵抗,清廷以海禁政策施加遏制,沿海地区的民众生存环境因之窘迫。其时,有“湖广填四川”移民政策,两方面的原因,促使吴麟魁痛下决心,率族人远迁入蜀。
吴麟魁之下,吴良才和吴秀琳虽然没有大的成就,但都因子孙做官而获朝廷封赠,可以说,三代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执著的奋斗,为子孙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富如梅花
吴绍典(1805~1880)是吴家第四代的杰出人物,经过前三代人的奋斗,吴家已经是绵州的大族,子弟也有了读书求仕的机会,吴绍典在这方面的资质不差,绵竹举人杨聪在《吴慎五公家传》里说,“(吴绍典)读书通经,艺兼骑射,文学武事,彬彬绝伦”。
吴绍典之前,已经有两位兄长进学,一修文,一习武。吴家当时还仅是小康,过多的子弟求学,必然导致负担加重。吴绍典是个有远见的人,他果断放弃了进学的机会,专心从商,并赚下丰厚的身家。致富以后,吴绍典热心公益,扶贫济危,在绵州做了大量的社会公益。咸丰末年,蓝朝鼎率数十万人围攻绵州,桑梓有难,吴家为支持地方官守城,捐谷米铅子经费银累计数千,这是一个惊人的数目。
为富而仁爱,且勇于担当,吴绍典是旧时代的道德楷模。更令人称道的是,他三十岁丧妻,终身不再娶,把三子三女培养成人。人们以其品行高洁,比之为南宋“梅妻鹤子”的隐士林逋。吴绍典在世时,清廷即同意在绵州建坊,以旌表孝义。“吴绍典孝义坊”工艺精湛,雕刻精美,四位四川籍进士撰写联语。牌坊至今犹存,是绵阳最具乡土人文特色的景观。
三、独行风范
吴开聪(1833~1891)是绵南吴家第五代的优秀代表。吴开聪早年即蜚声于学苑,但他不幸赶上了咸丰末年的绵州围城之战,学业因之而耽搁。
这场大战历时近半年,艰苦卓绝。期间,28岁的吴开聪以州学生员的身份,和同学们共赴桑梓之难,“执戈守城,历数月而不怠”。战后恢复,吴开聪以学识及守城的优秀表现,被四川学政黄倬赏识,选拔为廪贡生,藉此步入仕途。候选期间,吴开聪参与了《同治直隶绵州志》的编纂,其后补授黔江教谕。
道光、咸丰两朝的四川,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安,受此大环境的影响,四川的学风亦颓唐不堪。黔江荒僻落后,吴开聪悉心施教,移风易俗。当时儒林有一大陋习,即“贽礼”,蔓延成为风气——即学子进学,须向学官送礼,如果不送,对方往往直接讨要,其他书办仆役,亦纷纷仿效,勒索学子,不以为耻。进学的竞争本来就很激烈,家贫的学子,为“贽礼”所困扰,考不上没希望,考上了增烦恼,贫困学子视进学为畏途。吴开聪对于家贫学子,予以特别照顾,不送礼者,绝不过问。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拿出自己的微薄俸禄,以奖励的形式帮贴贫困学子。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吴开聪在黔江时,并没有出色的教学成绩,但他不图个人虚名,更不妄自菲薄,他以“开迟养艳”勉慰弟子们,寄予厚望。
吴开聪是转变时代风气的先行者,四川学政张之洞曾经评价说,“蜀中贤校官,吴君一人而已。”酉阳名士冯世瀛称吴开聪为“学校之干城,儒林之圭臬,类东汉独行者流”。
六年任满,吴开聪“考绩课最,晋秩同知”,他本可以继续做官,但念及父亲年高,于是决意弃官归里。吴开聪离开黔江之日,当地人沿途馈赠礼物,纷纷表达挽留之意,人们为失去一位好官、好老师而泪下,这在过去,是对于做官者德行、治绩最大的肯定和最高的褒奖。
回到绵州的吴开聪以父亲吴绍典为榜样,热心公益,服务桑梓,助人为乐,赢得口碑无数。
四、拔萃苦宦
吴开聪之所以身居官场而不“恋栈”,是因为他有两个比他更优秀的儿子:吴朝彦(1856~1897)、吴朝品(1859~1909)。早在光绪初年,吴绍典牌坊建成时,两个儿子就已经双双进学,以吴家几世的积累,有人品有实力,人们都看好这两兄弟要跳龙门做大官。
造化弄人,两兄弟的科考之途都不顺,始终没有突破“举人”这一道门槛。朝彦游走于毗邻州县,教书为生,以41岁英年早逝。朝品成名很早,并且被安县名翰林李岷琛选为女婿,他以27岁考取拔贡,进京朝考失利,在一种纠结徘徊的心态中,迭经挫折,欲进不能,欲退不甘,40岁时无奈走了捐输的路子,出任中江县教谕。
中江文风很盛,吴朝品在学官任上按部就班。他是大户人家的子弟、朝廷名宦的佳婿,于是场面上撑得很开,给很多人留下了一个“贵公子”的形象。其实他还是很有经济学问,也渴望建功立业,朋友们也觉得他混迹于一帮老夫子之中,有点屈才。国家积弱,朝政不堪,清廷屡败于西方列强及近邻日本,吴朝品郁结于心,只好付诸诗文,他的诗,“神姿俊爽,音律沉雄”,“迥非章句小儒所可骤臻”*,是颓废时代里的强音。
科举制度日薄西山,他身在其中,也看得清楚。中江教谕任满后,吴朝品又捐纳做了陕西候补知县,候补几年,始终未能实授。其实在吴朝品困顿官场的时候,岳父李岷琛一帆风顺,官至湖北布政使,也许,他们都略微矜持了一点。
宣统元年(1909),大时代风云激荡到来之前,吴朝品客死于长安。
后人说起吴朝品的成就,大致只能以“建造李杜祠”作答,建一个李杜祠实在算不得什么成就,可是他虽有抱负、有能力,却也真的做不了什么事。这是时代的尴尬。
五、结语
绵南吴家,自雍正至宣统,三代仕宦,六世不竭,子弟登仕列名于州县志者达二三十人。移民文化,耕读文化,实绵州之显著。
注
*三台人王龙勋语,见《涪雅堂诗草》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