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意义”到“深记忆”:教师如何借助助记术深化孩子的长期记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共读体会(九)

      今天读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第三章中《无意义的情况》和《对课堂的启示》这两节。上一节里,作者提到可以用故事的方法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的工作记忆或长期记忆。而这一节讲的是,当遇到很多课本上的知识点缺乏实际意义、与生活联系不紧密时,该如何引导孩子们记住这些内容。

      说实话,很多时候课本上的知识确实难以和实际生活关联,我们也很难让这些知识变得更有意义。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多技巧和方法引导孩子们记住这些看似无意义的知识,让它们转化为工作记忆甚至长期记忆。其实,在学习新领域知识时,遇到无意义内容是很普遍的,记住这类内容通常被称为机械记忆。所以作为老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为这些知识链接意义,即便它们本身看似无意义。

      那如何让孩子们记住这些无意义的内容呢?作者给出了一个专业的方法——助记术,也就是帮助孩子记忆的方法。作者提到了六种助记术,并列举了实际例子。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联想法、首字母缩写法、首字母联想法和唱歌法。除了唱歌法,其他三种我在课堂上用得比较多。

      我教的是英语学科,对很多孩子来说,尤其是农村没有基础的孩子,英语学习很困难。他们常跟我说不喜欢英语,因为读不懂单词,更别说理解句子和课文了。这导致很多孩子到了五六年级,对英语产生了很大恐惧,成绩落后到三四十分甚至更低,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所以这十几年教学中,我一直在琢磨怎么让孩子们更容易记住英语单词。我用得最多的是自然拼读法,因为很多英语单词的发音和孩子们学的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发音类似,我会先教他们用这种方法记单词。比如“fast”这个词,字母组合的发音用汉语拼音的拼法就能读出来,能帮孩子们联想记忆。

      我还常用联想记忆法,很多英语单词的发音和汉语词类似,可以结合意思联想。比如教“apple”时,我会说苹果是圆的,爱“跑”,所以叫“apple”,孩子们一下子就能记住发音和意思;讲“fish”(鱼)的时候,我会说吃肉不费事,吃鱼却费事,因为有刺,所以“鱼”叫“fish”。平时我也会用联想故事法,把英语单词的发音和汉语故事结合起来引导孩子们,这其实就是作者说的联想法,它很灵活,能联系故事、生活实际,或者孩子们熟悉的知识,简化记单词的难度,让看似无意义的单词在联想中被记住。

      要让孩子们更好地思考,首先要用故事设计课堂、引起兴趣;当故事解决不了某些知识点时,就要用助记术帮他们记住无意义的机械知识,这些知识在后续学习中也有作用。

      “对课堂的启示”这一节里,作者提到了老师的作用,让我很有感触。作者说课堂设计要从“学生会思考什么”的角度重新审视教案。每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这能从教案中看到,但作为老师,更该思考的是,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里,慢慢唤醒这些目标,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这很重要。

      一节课上得好不好,其实全看老师的引导。如果我们能认真备好每节课,不只是把知识目标传输给孩子,而是用不同方法引导他们理解、思考、联系生活,甚至动手实践,孩子们才能加入自己的思考,形成长期记忆,丰富背景知识。当孩子的背景知识足够丰富,学习就会变得简单,他们的自信心和乐观开朗的性格也能更好地培养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