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
怎样才能称得上“识”?陈近南是一个怎样的人?怎样才能称得上英雄?这是“为人”方面一个重要课题,蕴含自修和育人的精义。我们分三篇文章来看。
本篇论“识”,即识的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知道”。生活中,你可能也遇到过这种人——好像高官、巨贾都是他的朋友。挂在嘴边的话经常是“那谁,我认识”、“嗨,那谁啊,我们一起做过什么什么事”,说起这些“高人”的事迹,总给人亲戚、至交之感。
这么优秀,想必他也是高人吧?
未必!
他可能只是知道对方而已。熟读马云语录、倒背小米思维的人个个都是马云雷军的朋友吗?个个都是优秀的企业家吗?事实告诉我们,这群人大多数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和马云雷军建立人际关系。
第二层含义是“相互认识”。不仅是你的通讯录里有他,关键是人家的通讯录里有你。粗暴点讲,就是当别人清理通讯录的时候不删除你。
可是,江湖上与陈近南相互认识的人那么多,难道各个都可以称为英雄吗?
当然不是!认识也要分关系的深度和紧密程度。关系深联系未必紧密,联系紧密关系未必深。
先说深度。翻开你的通讯录,找到一个大佬,你能否约他出来喝杯咖啡?你约他不需要任何事由还是必须找一件事才行?你想见就能见到还是要排队等候接见?见面后,你必须考究谈话的内容(分对象、场合、时机、方式、分寸),还是你两可以谁也不理谁、各自神游却都不感到尴尬?很明显,只有最后一种关系是最深的。如果你身边没有可以这样相处的朋友,那很遗憾,你的所谓的朋友们还不够有深度!
再说紧密程度。简单地说,就是你们因为什么联结在一起?同事关系、同学关系、业务关系、还是合作关系?联结的属性不同,紧密程度就不同,牢固程度自然也不同。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通俗地理解,就是说:有的人,可以一起学习,但是未必可以一起去实践、走同样的道路。有的人可以走同样的道路,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一起共事、创立一番事业。有的人可以共同奋斗一起去开创事业,但是不能分给他权利、权变地应对局面。对大佬而言,你是什么角色?共学、适道、立、权?还是连共学都算不上?
那么达到相互认识的高级阶段,关系深度也有,紧密程度也有,就可以称得上“识”吗?
未必!
这就要说到“识”的第三层含义:了解。了解对方的为人、志趣、水平、处境等要素。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说“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时”就是经典的例子!小时候读书,对这段故事总是一掠而过。近年来,阅历渐长,才体会到其中的深意。到这一层,方可称为知己。
个人愚见,金庸先生笔下“为人不识陈近南”之“识”应该是第三层含义。之所以这样写,大约类似于《春秋》责备贤者的手法。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融贯中西、继往开来的人物,要称得上英雄,自然要有一个高标准。无论自修还是育人,都是如此!所以说,为人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