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讨论的是丽丽老师分享的案例:我不想上学了。这是一件从个体事件转化为群体事件的痛心案例。
我是真的觉得很痛心,为那位委屈的遭受群体指责的孩子痛心,也为全体受罚的孩子叫屈,同时更为那位惩罚学生的老师感到惋惜——他的处理方式太粗暴了,粗暴得份害了那么多孩子。
孩子哭声的背后,真相是什么?对孩子品行的指引,心灵的呵护,比单纯地让孩子作业重要得多。因纪律乱而惩处全班孩子,这不就是分离了哭声与真相吗?老师都不了解真相,孩子们更不知真相。老师迁怒全班学生,无辜受罚的大多数人自然也迁怒于扰乱纪律大哭的那一个人。
这样的突发事件,花点时间去和学生真诚沟通、对话,应该很快能知道前因后果,就能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开导和教育。何至于演变成一场人人俱是受害者的局面?
帕默尔教授说: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亲切款待,教师对学生的亲切款待产生一个更亲切款待教师的世界。希望教师们不要放弃探究孩子哭声后的真相,能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
(备注:今晚大雨家中停电了。很吃力地完成了今日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