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724,尽心章14-16》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今天是戊戌年己未月乙巳日,五月廿九,2018年7月12日星期四。
孟子说:"‘仁’的意思就是‘人’,‘仁’和‘人’合并起来说,便是‘道’。"
杨伯峻先生注释说,《说文》上说:"仁,亲也。从人二。"意思是只要有两个人在一起,便不能不有仁的道德,而仁的道德也只能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中庸》也说:"仁者,人也。"
张居正先生讲解说,天下之理,一体两面,如果存养于心中就叫做仁,如果用之于事上就叫做道,存养亦或运用的关键在于事上琢磨,切己体察,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讨论仁、道,不能采取做学问的方法,必须要把自己放进去,否则学不出什么结果来。
两种学问方法不可取:材料法和定义法。所谓材料法就是罗列,哪本书哪个人说了什么,这种貌似"客观"的方法,如果不是炫耀无能的记忆力,就是在掩饰思维的无能、思想的匮乏与勇气的糜烂涣散,抱残守缺以为宝。所谓定义法就是试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八面玲珑术,看似"客观"、"科学"、"无我",实则没有人气儿,没有血性,没有温度,没有活生生的人。
世人皆知,我们本性中就有"仁",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仁"不是别的,正是自己:从天的角度而言,仁就是"生物之心",从人自身的角度而言,仁就是"有生之理",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区别于非人的本质核心,就是自己。
人之为人,不是因为人的样貌,而是因为人的内在本质,其核心就是仁,如果非仁,则形骸虽具,不过徒有血肉之躯而已。人之为人,不是因为人有这口气,而是因为人的内在本质,核心就是仁,如果非仁,则气虽充身,不过是一个蠢然之物而已。所以,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如果脱离了人自身,单独摘出一个"仁"字,想要把它定义或者解释清楚是不可能的。
然而,真正困难的问题在于,仁,是道理,是一种理念、认识;而人呢,是物质。如果单独说人,则物质化的"人"必然站立不起来,因为无所恃则无所立;如果单独说仁,则道理化的"仁",必然实行不起来,因为无所恃则无以行。
必须合体。
把"仁"的道理,合于"人"的身体,本质依靠形体而运行,率性的行为特征就彰显出人的气息。血气载理以推行,践行道德的行为能力就得以显现出来,所以,合体之后,才有完整的人。比如说,从大的层面而言如哲学和伦理,从小的层面而言如日用事为,两者合体,然后人生之路平坦宽阔,成为天下古今都走在一起的大道。走在这条大道上的人,即此而在,做人就牢靠了。牢靠就是"知类通达,强力不反,谓之大成",所以说,道,就是"仁"与"人"合体之后的行为。
一切书本上的学习,都不算数,只有将它用在自己身上,并转化为心性的存养,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这是德性的力量。德即为行道有所心得。唯有落在心头的信念为实得。孔子说:"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就是心性成长的体会之语。
行动起来,切己体察。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