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自己理想的生活还有多远
这个班头尽出难题,一个“雪”把我整梦里去了,再来一个“理想”,请等会,容我想想:我是谁?
蒙古包、奶茶,特别是手抓羊肉我毫无抵抗地被侵入到脑子里。
这记忆源于读小学时,有一篇课文是老舍先生写的《草原》里我能够记住的内容,也就是这个“手抓羊肉”让我神往。虽然曾经在家乡吃过“手抓羊肉”,但感觉没什么,原来,我向往的不是这个,而是辽阔的大草原。
小学时还留有印象的是“漓江的水真静啊”,也因为这个对桂林山水充满兴趣,想去看看是不是真的“甲天下”?桂林离我其实不是特别远,但几十年过去了,我还没有去过广西。
“鸟的天堂”也是小学的记忆,这里前段时间借学习之机去看了一下。坐着船绕了一圈,其实也就是扑了个寂寞。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这也是孩时的记忆,前几年去过之后,也感觉很不是滋味。同行的人在那石头旁都拍了照,我就只路过,好汉不是这样当得的。
写到这里必须打住了,怎么这些记忆都来自于小学?对啊,我也奇怪了,记忆力一直就不好的我怎么就记得这些呢?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
理想,分短期和长期的。短期的一般指在近期要完成的目标。长期的一般称远大理想,奋斗时间长,甚至不止一代。
理想是指符合理性思考的目标之想象。
我们应该都知道“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我这样看起来是挺听老师的话的,从小学时就有了这些向往的目标。
我们也都知道“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可以确定小学时就没有听说过这句话,但并不表示没有想去看看的想法。
我们还都知道“走十里路胜读十年书”,离开生养的地方到远方去闯一闯,不排除伤痕累累,但也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
年近半百时才真正体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假如问现在是不是自己理想的生活?那肯定不是!
那会不会不满意这样的生活?那也不敢说不满意!
这看起来非常矛盾,但这才是真实的存在!
少不经事,你永远不知道走得远需要的成本有多高,强大的心就是必须的,这也是我自己的现实所缺乏的。
当年岁有了一定的积蓄,其他支撑着走四方的条件又有所欠缺,这也就是成长所付出的代价。
离自己理想的生活还有多远?
身心健康!从这个角度看,我想我(包括很多人)是相去甚远的。年轻时不知道珍惜自己,中年时想珍惜都有心无力,老年时就眼睁睁看着灵魂厌倦了躯体。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很多人真实的经历。
家庭幸福!这方面与身心健康同样重要,我们谁都没办法阻止时光流逝和父母的老去,但我们如果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就应该把家建设成温暖的港湾,使我们疲惫的身躯有一个不需要很大的空间可以歇息。这个需要自己去着力维护和把持。
财务自由!这是一个充满弹性的问题,所以也是一个最没有标准的问题,然而又是一个永远避不开的问题。有很多很多的人一年的总收入还不够人吃一餐饭,但这很多很多的人依然一年又一年地过着日子。这两类人还很难说谁的财务够自由,所以,假如平常日子过得下,那就是自由的。
一份工作!这是必不可少的,至少这是我们赖于生存的保障。当然,如果是事业那就更好了,但我又觉得敢于这样说或甘于这样说的人不多。我做的事跟轰轰烈烈没有半点关系,但适合于自己就应该心满意足。
走万里路!这个还是得纠结一下的,前面所讲的四个小学时的记忆并不是为了凑字数,而是看到这个主题后的自然反应。四个地方去过一半,但都觉得去与不去没两个样,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再想出去的愿望,只是就目前而言去的可能性要无限期地延长。
当然,这充其量也就是理想的一小部分,因为我们在不同时期的自我追求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无奈又充满希望的人生。
离自己理想的生活还有多远?
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如果非要回答,我的答案是: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