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作者对古典诗词词汇的运用——继承与创新

浅谈创作者对古典诗词词汇的运用——继承与创新


摘要

古典诗词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范式,其词汇经过一代代人的锤炼与发展,形成了一些公认的特具审美意味的暗示义,经过时间的淘洗与润泽,在人们的心灵印象中达成共识,只要一看到那些词汇,就能自然感知它的意义内涵,联想到相关的事件或情感,从而勾连起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情理关系,使得相互之间更容易发生共鸣。本文结合古典诗词中具体的词汇,从继承与创新两方面谈一谈,在当下诗歌创作中我们对古典诗词词汇的运用,期待这一点小思考能对诗歌创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

古典诗词  词汇  运用  继承  创新


 引言

本文所指古典诗词是经过时间淘洗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诸如市面上常见的《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千家诗》一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词作品距离今天有一定的历史距离,有的距今千年,有的距今几百年,它们诞生于我国漫长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其社会生活面貌、物质经济条件、精神文化追求与现代社会有较大的不同,我们过上比较现代化的生活不过短短几十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心、审美情趣亦如此,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本文来讨论一下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对古典诗词词汇的继承与创新。


二 继承

古典诗词里,有许多值得我们继续沿用的词汇。通过学习,再经过我们实际生活经验的检视,情感上的内化,看到那些词汇,读者很容易明白作者所传之情,所达之意。那些词汇带有我们情感上的共性,带有一些鲜明的情感色彩,值得我们在创作中灵活运用,去表现我们需要表现的内容。


1 意象词汇。古典诗词里,有一些词汇在传情表意上有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比如“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我们熟知的“折柳”,柳与留,音相似,一语双关,它往往用于离别场景,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可是,朋友们,今天的我们通过学者考证了解到这个意象的含义,在生活当中我们已经不太可能那么去做了,换言之,折柳在古代是一个比较具有仪式感的送别方式,在今天已经脱离了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只能通过想象去感受那种情味,很难在现实中也折一根柳条去为朋友送行。当然,写文章不可迂腐,这个美丽动人的意象我们今天仍然可以使用,因为从内心里,我们还能感受得到它。


再比如“月”与相思、怀人,“鸿雁”与书信、思念,“梅”与傲骨、高洁,“竹”与刚劲、正直,“芭蕉”与离愁别绪,“杜鹃”与愁苦等等,这些词汇构筑了鲜明的、人们可感知的情感内涵,从古至今,人们看到它们,联想到它们的形象,经过心灵活动,融情入景,进入到作者营造的情境中去,便能生出各自人生况味,实现了文本的情感价值。


这样的意象词汇还有很多,在当下的诗歌创作中拿来使用,需要格外关注它的普适性与个性,要去了解它们在古代环境中象征着什么、代表着什么,宜选取为大众所熟知的意象,特能激发人们心理情感的意象,符合内容情感的意象;不能依葫芦画瓢随意使用,不能生搬硬套。需要留心的是,由于这些意象被广泛使用之后,缺少了文学表达上的新意,显得老套,也许不那么迷人了,不再像从前那样感染人了,而选用比较陌生的意象词汇,读者可能难以理解,(应明白,大多数的创作者是没能力去挑选甚至培养自己的读者群体的。)怎么办呢?这将在后文“创新”中着重讨论。


2 典故词汇。刘禹锡的《泰娘歌》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斑竹”一词含有典故。白居易的《长恨歌》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比翼鸟”一词含有典故。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羡鱼”一词含有典故。


我们对“比翼鸟”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很高,还有一个词语叫“比翼双飞”,用来比喻夫妻情投意合。经典词汇的生命力是恒久的,运用典故词汇,可以言简意赅的表达作者的感情,古典诗词里有许多典故,用得好犹如“枯木逢春”,用得不好则“画蛇添足”。


当下现实是,我们的语文教育,不再着重强调对诗词的学习、欣赏、习作,更强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我们大多数的人对古典诗词中的典故知之甚少,也就是在小初高的语文学习中接触到了一些基本的典故,完全无法胜任更进一步的诗歌赏读,有太多曾经为读书人所熟知的典故,在今天已是闻所未闻。别说普通人,便是专门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在诗词创作中,对典故大多已做不到信手拈来,这是教育培养方向发生改变之后的结果,有些酷爱传统诗教的朋友对此痛心疾首,有些现代诗歌的创作者却嗤之以鼻,这样极端的态度都不利于诗歌的发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文学样式、内容必然随着时间、社会形态、现实环境、审美趣味等等发生改变,基于已发现的诗歌传承问题,我们很有必要重视起来,利用小初高的教育体系,多做传统诗词文化的传承工作,特别重要的是不要和分数挂上钩,当成一门文艺欣赏课程,尽量让孩子们多接触古典诗词文化,感受古典诗词的美。而诗歌创作者们也应该主动去研究、整理古典诗词中的典故,用自己的写作让那些“典故”活起来,用当下创作出来的诗歌去为“典故”作活的宣传,相信一定会很有奇效。


3 别具情味的词汇。“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著一“绿”字而春意盎然。“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一噪一静,一鸣一幽,互为反衬,更显幽静深远。这些别具情味的词汇,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炼字”——精心选择词汇组合,来创造性的表现情与境,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当下的诗歌创作也应该深入到古典诗词的内部中去,去体会这些别具情味的词汇之妙,在创作中加以灵活运用。我们应该多想一想,这个词汇与那个词汇搭配在一起是否产生有美感,是否能勾连出一些言外之意,是否能升华我们语言的高度,是否能传递出一些读者可以感知到的隐喻,是否能做到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等等,只有注意到这些细节,并着力去打磨这些细节,我们的诗歌创作水平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综上,现代诗歌的创作者,不必全盘否定古典诗词里的东西,而应该虚心学习,从中汲取创作营养。当下的诗歌创作者,不管是写旧体诗,还是现代诗,都很有必要认真细致的研究下古典诗词中的意象词汇、典故词汇、别具情味的词汇、诗人个性化的词汇等等,结合自己的创作实际,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结合读者群体对一些词汇产生的共识,去继承我们古典诗词中的词汇,在实际创作中灵活运用它们,提升我们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 创新

有继承就要有创新,艺术创作绝不可以死板。


在古典诗词的词汇中,有的我们很熟悉,有的很陌生,有些具体的物品、动物、植物或者风俗等等已不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脱离了我们的生活实际,这样的词汇及其含义也就缺少了鲜活的现实基础,需要创作者去考量它们是否还适用于创作,不能为了表现一种古典的味道而刻意只用“古语”,那是一种掉书袋的做法,即使写得好,也不过是匠气很重的作品,只能是小圈子里的玩物。


在心理上,人会对那些过去式的旧物、旧人、旧情怀有特殊的感情,一件明代瓷器,一颗唐朝的夜明珠,一个清朝的象牙雕等等,除去值钱外,人们大多欣赏其精美的工艺水平,通过这些旧物,感受那个时代的风尘气息,心生一些美好的情感。在博物馆里展出的古董,也并非人人可收藏购买,但眼观心想,可产生一些对那个时代的追忆。它们既让观者产生有历史感、年代感和陌生感,又有吸引人的亲切感。那些“旧物”在当时也许是日常生活所使用的东西、佩戴的饰品、建筑物、出行的工具等等,但在后代人眼里成为了别具情味的“旧日情分”,成为了追念怀人的载体,也便具有了一种艺术上的审美感染力。


比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我们看到“金樽”“玉盘”就能感受它很珍贵、奢侈;“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我们看到“玉钗”就能感知它的精美,进而联想到那个女子的美;“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我们看到“画屏金鹧鸪”就能感知它那装饰的华贵。例举的这些词汇,是简单的一看便知的能激发人美好感受的词汇,与读者之间没有什么距离感,如果创作者拿来使用,也许能增添作品的文采。用今天的眼光看,在古典诗词中,凡是具有现实情感基础的,我们今天熟悉的词汇,是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的,如果运用得当,也许能因为人们对那些“旧的”怀有一种“旧日情分”,而格外能感动人。


但是,也存在有另一种情况,可谓“不明觉厉”。创作者采用的那些古典诗词中的词汇,因为它们过于脱离当下人们的生活实际和审美需要,让人难以欣赏,沦为一种“阳春白雪”式的自嗨。


比如:“酌一卮,须教玉笛子吹。”“卮”是古代的酒器,今天的人大多不认识卮,就算通过注释明白其意思,也比较难在心里投射出它的具体形象,所谓隔靴搔痒。因此,今天我们创作诗歌,在写酒器的时候如果用“卮”或者“樽”,需要掂量一下,是否真的有必要用这样的古词,它是有益于我们的表达,还是实际上会拉低我们的表达效果,会不会造成整体语汇上的不和谐,这是我们在创作中需要加以注意的,并不是多用些古典词汇诗歌的水平就上去了。


比如:“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画舸”是装饰有各种图案和花样的大船,“桡”是船桨。试问,不看解释,几人知其所指?又有几人看了注释能具体清晰的想起来它们的样子?看官们莫说这是笔者在钻词汇的牛角尖,试想,如果我们从不曾见过它们、摸过它们、用过它们,只是通过书本知道它们,那么很有可能,它们对我们而言就只是一个名词、一样物品,或者一个指代词,缺少了情感上的关联,我们很难把它与我们的心灵联系起来感受,也因此它只不过是一个词语、一件东西而已,我们不能深入进去,我们也就感知不到那词汇暗含的深情。


如果我们的诗人使用了这些“古味”词汇来创作诗歌,因为那份“隔阂”,很有可能让艺术效果大打折扣,只不过他们自己不以为意,甚至可能还会自鸣得意。在他们的观点里,那是有水平的表现,如果读者不懂,那只能怪读者读书太少,没有文化修养,可惜这样的优越感于事无补,倒可能会让诗歌又臭又硬。


这样的词汇,在这里不妨再例举一些。(划线加粗词汇即是)白纻春衫如雪色。”“香貂旧制戎衣窄。”“玉勒雕鞍游冶处。”“临风谁更飘香屑”“手提金缕鞋”“雕栏玉砌应犹在。”“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千骑拥高牙”“径莎平池水渺。”“欲寄彩笺兼尺素”“候馆梅残,溪桥柳细”“紞如三鼓铿然一叶。”“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因此,笔者在这里提倡实事求是地选用古典诗词中的词汇进行创作。


不是说完全弃之不用,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化用,不要一心一意只求古人境界,完全按照古人的模子来,把诗写得完全和古人一样。这样的作品写得再好,对于今天这个时代来说,也可能是乏善可陈的。不要让今天的诗歌变成棺材里的遗物。因为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古代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的感知范围与古人很不相同,很多古人才有的意境和审美追求,在今天已成“绝迹”,根本无法复制,哪怕心向往之,实在并无“桃花源”。


也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本时代的风物,力求词汇上的创新;我们应该努力提炼一些具有现代化象征意味的、暗含当下社会情感心理的词汇或意象,去丰富我们的表达;我们应该努力从古典诗词的词汇当中总结出一些核心的造词规律,结合当下的环境和创作需要加以创造,形成有时代个性或者作者个性的诗歌语言;我们还应该从日常生活用语、民间歌谣中提炼积累那些特具文学意味的词汇或者句子,把它们运用到我们的创作当中,发展和丰满我们的现代汉语言。艺术的发展怎么能墨守成规呢?


比如之前很火的一个词汇“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它是两个叠词相加,用来表示遇到大事后精神恍惚,不知所措。这个词语笔者以为很活泼生动,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加入到创作的文本中去,我们应该留心这样的语言,加以分析,活学活用。


翻越艺术高峰的方式,往往是再立一座高峰。艺术中“术”即方法,如果创作者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好的艺术效果,那么很有可能是采用的方法还不够好,不必片面谈灵感、天赋,很多时候是方向不对,方法有误。唯有积极探索、试错,坚持,才有望在失败一千次之后,继续一千零一次,终于匹配到了点亮创作灯泡的“钨丝”。


四 结语

现代汉语的发展远未成熟,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创作者们应该有发展和丰富自己母语的自觉,到古典诗词中去找寻配方,找寻灵感,就像医药家屠呦呦女士从中草药中提炼萃取出治疗疟疾的灵药——青蒿素,我们的诗歌创作者们也可以到古典诗词中去,深化对诗歌的认识,强化创造能力,成就自己的创作高峰。在这里衷心地祝福诗人们“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炉火纯青。




不老花魁/胡柳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