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考试从来就没有粗心这回事,真正的原因在这里》,文章归纳了四点:
1、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
2、粗心,因为孩子对知识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3、粗心,因为孩子的习惯有问题
4、粗心,因为孩子做题准确率不高
这篇文章似乎很有道理,也许有很多人认同,而我作为家长,同时也作为教师,却无法认可这些观点。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不会因为孩子分数低去责备她。但会要求孩子每次把试卷分析一下,哪些是不该错的,哪些是不会做的。以便于下次接受教训,其实所谓的不该错的就是粗心做错的。
我女儿初二时,有一次物理考试有一道题没有做。我说她了两句,我说你看,你心放到哪里去了,考试都能把题目漏了。谁知,孩子的爸爸知道了,凶神恶煞,声音提高八度,大声训斥。孩子眼泪滚滚的。
到了下次考试,又有一道题没有做。放学回家,她胆胆怯怯把我拉到一边,可怜巴巴的哭着说,妈妈,今天考试时,我在心里一遍一遍默念,不能粗心,不能粗心,还是粗心做错题。
我一听就明白上次的事给她心理带来了多大的负担。
我说没事,每个人都会粗心,你认真答题就行了,下次考试不要在心里默念。她说,爸爸晓得又要骂了。我说不会的,妈妈马上跟他说一下。
粗心的解释就是不谨慎,不细心。
谁敢说自己没有粗心过,我敢肯定,没有人。
有一次,我问一个考136分的学生,总分140分,有没有不该错的,他叹了一口气,唉!有两分是不小心,弄错了。你看,这么好学生,考这么高的分,他还是有粗心的时候。
有人说:粗心比无知更糟糕,更可恨,更可怕。
我真的不明白,粗心怎么比无知更糟糕,更可恨,更可怕了。
我有个朋友说,她孩子经常把会做的题目做错了。她说最讨厌孩子说这道题不该错,那道题不该错,如果真正不懂也就罢了,可以找老师补课。
一个在课堂上弄不懂所学知识的学生,也很难通过补课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尤其年级越高越难通过补课见效。常常遇到家长抱怨,花了多少多少钱也没有什么效果。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经常会指责孩子粗心。
一个学生考试99分,他爸爸说,就差一分你就不能争取一下啊。我不知道这个爸爸读书的时候,考试是否都是满分。如果我们的学生考试95分,我们的老师会说,你看看,这道题,我讲过多少次了,你还错?难道这个老师读书的时候,只要老师讲过的难道他都不会错?
曾有个学生跟我说,每次考试后,她妈妈都要骂她,有一次英语考了班上第二,她妈妈还是不满意。她奶奶说,你上学的时候,成绩怎么样啊?她妈妈不说话了。呵呵!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家长会上,老师在黑板上做了四道题。2+2=4;4+4=8;8+8=16;9+9=20
家长们纷纷说道:“老师,你算错了一道。”老师转过身来,“是的,大家看得很清楚,这道题是算错了,可是前面我算对了三道题,为什么没有人夸我,而只是看到我算错的一道呢。”
老师接着意味深长地说:“家长们,教育的真谛不在于发现孩子错误之处,而是赏识他们做得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