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什么?
青春期是一个敏感得一声叹息都可以把你砸死、再一个微笑又可以让你复活的神奇的时期。
有人说,你在青春期遇到的人,可能会影响你一辈子。或许不会那么夸张,但至少,青春期里,那个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你一辈子也很难忘掉。
在茨威格的《灼人的秘密》里面,男孩在青春期的懵懂阶段,突然遇到了一个和他似乎无话不说、把他当做同龄人来看待的男人,那一刻,那个男人成了孩子世界里唯一的超级英雄,没有任何可以替代,这也是后来他在看透男人的动机之后,态度和人生观发生逆转的重要诱因。是的,当你发现,你心目中的英雄原来只是一个卑微奸诈的小人,那根支撑你世界的定海神针轰然坍塌,带来的灾难无疑是毁灭性的。所以,为人父母的,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去维护某种角色或形象,否则,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你家孩子的偶像,偶像这东西,树立容易维持难,当他崇拜你的时候,你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成优点、神迹,而一旦被他发现,原来你并非他想象中那么完美,信念损毁,你的一举一动也将被放大成缺点、劣行。
偶像是用来遥望的,不要走近,否则你会看到她粉底霜下的痤疮。
为什么我们多数会在青春期遭遇偶像,或者某个对我们影响至深的人?因为孤独。其实也未必真是孤独,但在那时候,每一个人会不自觉地顾影自怜,心痛自己在热闹的人群中孤独着,“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在人群之中感到孤独更可怕的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如同你曾断了那条脐带,赤条条地来到这全然陌生的世界,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分娩”,这一次,你断掉的是童年,再一次孤零零地站在人生的新一个起点,你的身边只有你自己。
同样是茨威格的小说,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里,那个女孩就是在青春期遇到了对面住的那个男人,从此,她把自己所有的人生都牢牢系在这个男人的身上,哪怕于男人而言,她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陌生女人”。青春期的女孩就是这样固执得可爱,也固执得可怕。
我的青春期又何尝不是这样。那时候,因为初中毕业没有考上中师,而我顶顶要好的几个朋友都考上走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待在高中里,更郁闷的是,初中还有三四十个同班同学,与我一起留在高中,却竟然没有一个继续与我同班。就像文章里这个女孩,从我“十六岁到十八岁的时候,像个囚犯、像个被摒弃的人似的”待在学校,“把自己埋进一个晦暗的、寂寞的世界里,自己折磨自己”。除了上课、做作业,我唯一的消遣就是给在中师的几个好朋友通信,然后无比期待地每天在传达室窗口看看有没有写着我名字的信封。我有小学毕业照,初中毕业照,大学毕业照,唯独缺少高中的,也不知道是没发给我,抑或弄丢了,总之我压根就没在意过,who care?甚至高中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名字我都不记得了,对于一个记性好得像内存条的人来说,那几年,我处于记忆断层,现在想来,那时候的我真是固执得可笑啊,但又怎样呢?这就是青春期。
孤独,是青春过的证明,是青春期的录取通知书。
没有孤独过的青春是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