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中秋总有点过春节的赶脚,走亲戚送礼热度不减过年,为什么中秋也要送礼呢?
其中一种说法是与历史发展的必然有关。早在《周礼》书中就记载着周代有一个叫做“中秋夜迎寒”的活动,而这正是中秋节的诞生苗头,但它真正盛行是在唐朝时期,延续至明清后地位才和元旦元宵这些节日一样重要。
而在《宛署杂记》中说到,每逢中秋佳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种面饼,即月饼。《熙朝乐事》中也有载,在农历八月十五的时候,人们都会互相送月饼,图的正是共同传递节日祝福,阖家团团圆圆之意。
另一种说法中,中秋之所以送礼,是由于科举制。科举制在古代的的重要性就算没学过历史,但凡看过点古装剧的人肯定都知道,这是不亚于现代高考的一种考试制度。
在现代,寒门学子想摆脱命运束缚,往往依靠寒窗苦读十几年后的高考。同理,在等级门户森严的古代社会里,贫民寒子想要出人头地,也是大多通过科举制度来实现。而对于统治者来说,科举制度是为国家招贤纳士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都备受重视。
刚好每三年一次的秋闱考试定在农历八月份,正好和中秋节临近,此时桂香飘飞花好月圆,倘若有人高中了,则会被称为折桂之人,就像出了全省高考状元一样,是全民庆贺的一件事。而为了表达相互之间美好的祝愿和喜悦,顺应那个时代的潮流,人们就会互相送礼,而这个习俗也就一直流传到了现在。